跟着宋人去旅游(第3/3页)

你要是到宋朝的洛阳,别忘了观赏牡丹花。

杭州:钱塘江观潮

中秋节过后,如果你在杭州,不能不去钱塘江观潮。宋人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如何个壮观法?来看宋人的描写:“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是大自然的造化,而更震撼人心的,是弄潮儿对大自然这一造化的挑战:“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钱塘弄潮的挑战性、刺激性,无疑都远远超过今日的风帆赛,危险性也非常高,弄潮人“时或沉溺,精魂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因此,北宋治平年间,杭州太守蔡襄发布了一道《戒约弄潮文》,禁止弄潮,“然亦不能遏也”。

整个两宋时期,杭州的弄潮之风盛行。“弄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帜通衢,书其名氏以自表。市井之人相与裒金帛张饮,其至观潮日会江上,视登潮之高下者,次第给与之”。弄潮成了一种商业化的表演,想观看弄潮的市民,要预先给弄潮人支付酬金。

待到“潮至海门,与山争势,其声震地。弄潮之人,解衣露体,各执其物,搴旗张盖,吹笛鸣钲,若无所挟持,徒手而附者,以次成列。潮益近,声益震,前驱如山,绝江而上,观者震掉不自禁。弄潮之人,方且贾勇争进,有一跃而登,出乎众人之上者;有随波逐流,与之上下者。”

表演结束之后,还有“豪民贵宦争赏银彩”,给弄潮人颁奖:“潮退策勋(颁奖),一跃而登、出乎众人之上者,率常醉饱自得,且厚持金帛以归,志气扬扬,市井之人甚宠善之;其随波上下者,亦以次受金帛饮食之赏。”

八月十八日这天,官府还在钱塘江上举办军事演习:“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军事演习会模拟两军展开水战:“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列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等到演习结束,“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这钱塘江上的水战,比开封金明池的水战更加壮观、震撼。少年时观看过金明池水战的袁褧,曾“为之目动心骇”,但他后来看了钱塘江水战之后,却说:“比见钱塘水军戈船飞递,迎弄江涛,出没聚散,欻忽如神,令人汗下,以为金门池事故如儿戏耳。”

钱塘江既有夺天地之造化的自然奇观,也有向大自然之力挑战的弄潮与水战,因此,“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这一天,钱塘江“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而不容间也”。

钱塘江潮如今还如期汹涌而来,但宋朝时那种弄潮竞胜与水战表演的壮观场面,则不复见于后世。如果你回到宋朝,八月十八日怎可不去钱塘江观一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