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日梦(第2/3页)

到了现在,光是没有东西吃自然散去的势力和团伙就有许多,剩下的都是些早有组织,或者是根深蒂固的,比如陈聋子当年手下就有几百人的班底,本身也有大山寨的经验,剩下的白莲教几乎就是造反的专业户了。

还有些乡间本来的土豪纠集人马,这些都算是存在了下来,不过这些幸运存活下来的势力还是同样面临着给养马上就要枯竭,手下人就要散去的窘境了,像当年唐末黄巢手下秦宗权部那样吃人,现在的饥荒还没有到那种极端的境地,与其说是农民活不下去才造反博命,倒不如说是因为在某种临界线的时候,有人推了一把。

二来,这些人都是没有这个胆子。

兖州是山东第一大府,下辖的县城在最高峰的时候足有三十四个,虽然是几经变更,可还是有管理下面二十几个,也有济宁这样的富庶地方,也有临沂这样藩王居住的大城池。既然是府城所在的地方,自然是城池修建的极为高大宽厚,而且这里也有驻守的兵丁。

嵫阳所在是鲁南的中心腹地位置,若是太平时节自然是陆地上的交通枢纽,去往各地都是通达,而且多山的鲁南地区难得的平原地带,不过现在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缺点了,各地逃到这边的人越来越多。

可是周围的乱兵迅速的把这边围了起来,这里赫然变成了一个死胡同,或者说是瓮中捉鳖的话,城内的军民就是那些鳖。

兖州知府崔臣兴在几位将校的陪伴一同上城墙观察敌情,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叛军,顿时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

不过崔臣兴却知道自己退无可退,若是嵫阳城破,自己跑的出去,也是失陷城池的大罪,若是跑不出去,城破之后,城中的妻女断然会遭到可怕的待遇,那时候恐怕更是什么也不要提了。

想到这里兖州知府崔臣兴转过身,朝着身边的几位军官行了一个大礼,虽然是紧急的时刻,可是崔臣兴的这种动作,还是让周围几个最高级别仅仅是千户的军官吓了一跳,纷纷的闪开,崔臣兴颇为庄重的开口说道:

“满城大明子民和崔某一家老小就都托付给各位将军了,若是城破,你我众人都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几名军官都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咱们的家小都是在城内居住,咱们自然是要拼死守城,大人放心!”

围困城池的乱军,不断的有人散去,又不断的从周围的村寨里面抓来人补充,拆下了各种房屋,砍伐周围比较稀少的树木,捆扎成攻城的器械,然后一个月两个月前还是拿着锄头镰刀的农民们,被各种大义名号的乱军们逼迫着开始攻城。

那些没有坚固防护的村寨和大户人家的宅院,对于蝗虫一样的暴民和乱军来说,丝毫起不到什么抵挡的作用,人多势众蜂拥而上,轻易的就是会被打开。

可嵫阳城是兖州的府城,百年没有受到兵灾,城墙和各种防备措施虽然是陈旧,但是并不影响使用,城里面本来有三千多兵丁,各地逃进城中的大户人家的健壮男丁也都是自发的在知府衙门的组织下面上城据守。

那些门板的防御措施,那些树干捆扎的云梯,如何能攻陷这种大城,尽管城下的人亡命的朝着上面冲,可是依旧被城上的滚石檑木打下来,双方就是那么僵持了起来。相对于城下的乱民不断增加的死亡来说,城上的死伤大多是在攻城开始的第一天,陈聋子的手下把手中的弓箭不要命的射了上来。

也不知道他们从那里搞来的上好弓箭,不少的嵫阳城的官兵都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死伤了百十人,一下子阵脚大乱,险些就是要崩溃。可陈聋子手中的弓箭也并不是无穷无尽,这一次浪费就把不多的存货用了个干净,这才让兖州府城嵫阳稳住了局面。

白莲教号称是唐赛儿嫡传的那支势力,吃光了所有抢掠来的粮食。到其他的同门的那里去借粮,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在城下的势力中,陈聋子的势力算是最大,手中的粮草也是最为充足。

天知道这些白莲教门是不是拜佛母拜昏了头,居然想要抢陈聋子的粮草,结果被防备森严的马队发现,闻刀丝毫也不管什么大家合力攻城的情份,直接就是指挥手下砍杀了过来,双方的战斗力相差可不是一点的问题,那里抵挡的住。

所谓“佛母保佑的神军”立刻是四处溃散,这些人虽然是吃光了粮食,但是劫掠而来的金银还是剩下不少,这些自然是落入了陈聋子的“平天军”的腰包。

兖州府城嵫阳里面的存粮并不缺少,城上的兵丁知道若是此时败退下去,和他们厮杀这么多天的暴民们不可能有什么怜悯和饶恕俘虏的心思。因此表现出来了和大明军队平均水平颇为不同的战斗意志,在城上死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