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大结局(第2/2页)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都在胶州营中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其中孙可望和李定国还成为一方大将,负责对外攻略。

临清人景某,在华二年的时候,出现在草原上,自称为来自黄教大庙的活佛,自称弥勒宗传世弟子。

华十二年的时候,草原上各部已经有六成信奉弥勒宗,羸弱不堪,草原上全是关内大族豪商控制的草场,蒙古贵人或者和这些大商人合股,或者是把自己的牲畜部民交给关内来的人经营,自己坐收红利。

朝鲜在华三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华的属地,被分成三个府,属于辽宁巡抚管辖,华五年的时候,利用倭国幕府和地方大名的矛盾,华海军出兵干涉,占领九州和四国,并且在本州岛上取得租借地。

华六年,南洋各国的西方殖民者开始和华国的海军发生冲突,差不多在华十年的时候,南洋诸国或者是被华直接控制,或者是臣服。

华朝被称为是大地主、大商人的国家,是以李家王朝为代表的山东军事集团统治亚洲的王朝。

城市中实行鼓励工商,发展内外贸易的政策,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则是实行屯田田庄,严密控制农民,压榨农民的政策,因为天下间的土地在完成全国统一之后,差不多都被以各种方式瓜分。

大地主们一方面把土地上赚来的财富投到城市的工商业中,一方面希望获得更多的土地,在他们的推动下,华朝对外政策基本上就是扩张。

华朝从一开始的政策就是士绅一体纳粮,地主们对屯田田庄有经营权,佃户和屯田户为他们生产,关系仅此而已。

官府不仅是保持着税赋的征收,佃户和屯田户的兵役徭役,以及通过兵役徭役获得自由的政策,一直是顺畅的执行。

事实上,佃户和屯田户不愿意离开庄园,在这里的生活相对稳定,而且公民权利基本上可以保障,获得自由之后,没有田地分配给他们,只有去城内更残酷的手工工场中讨生活,反倒是下降。

华六年,赵能率领的西北军团和西蒙古葛尔丹各部发生了冲突,并因此引发了对漠北和西域的远征。

华三十二年,皇帝李孟驾崩,史称太祖,华这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并且还在持续的扩张之中。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