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章 回应 助你上煤山(第3/4页)

对李孟来说,他感觉目前的四个妻子已经是完全够了,没必要像是皇帝那般奢求更多,耽误了那些女孩的青春。

唯一不太好斟酌的就是清查司的女官,目前木云瑶主持的清查司,还有李孟一些机密要事的办理,都是依靠这些女官来协助,这些女官,随着胶州营地盘的不断扩大,很迫切的需求新血补入。

可这些参与了大量机密的女官,新血补入倒是不难,可要是放出去,那可就有很多的隐患麻烦了。

目前也找不到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法,也只能是这么维持着,对这些选进国公府的女孩来说,大帅不好女色,想要依靠相貌入选不太可能,不过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进入女官的圈子,这就能留在国公府中,成为核心圈子的成员,也会帮助自己的家里。

这几个小丫鬟第一次见到李孟,在她们的印象中,齐国公是个不苟言笑,冷冰冰的杀神,虽想到今日这一见,不过是温文尔雅的青年汉子,倒是让这几个小丫鬟有些羞怯,进出屋子机会,却发现李孟尽管在笑,可身上的威势不自觉的散发出来,压迫的众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这才是收了那些小儿女的心思。

“伯父,您现在染了风寒,好好养病才是,外面的公务何苦去操心,耗费精神。”

刘福来今年七十多岁,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寿了,老人身体虚弱,染了风寒之后,就一直没有好转。

看见李孟脸上真切的关心神色,刘福来满心的欣慰,虚弱的笑笑说道:

“都是自家人,说那么见外的话做什么,你做那么大的事业,咱家在边上看着却帮不上什么忙,心里总是别扭。”

李孟叹了口气,那刘福来喝了口边上丫鬟端过来的参茶,又是说道:

“咱家在宫里的时候身份太低,和刘元斌、王承恩这些人没什么交往,等到了司礼监了,刘元斌又是在山东做监军,不过天下大势已经是如此,咱家写这封信,不过是为你牵线搭桥……”

话说到这里,刘福来一口气没上来,在那里咳嗽了起来,李孟连忙招呼外面等候的郎中进来,几名伺候的小丫鬟和婆子也连忙的围过来伺候,老太监边咳嗽边伸出手摆了摆,断续的说道:

“咱家没什么……大事,你还有要事要忙,先去忙吧。”

李孟点点头,吩咐了屋中的下人几句,转身走了出去,走出门之后,脸上的笑容已经不见,刘福来这病让他感觉心里沉甸甸的,毕竟老人家年纪已经大了,别看风寒是小病,对老人家来说可是大麻烦。

刚一出门,就看见主簿袁文宏在门外恭候,躬身把一封信递了过来,压低了声音禀报说道:

“大帅,信上的文字都已经是验看过了,没什么不对的,都是劝那刘元斌识时务的言辞语句。”

“荒唐!我自家伯父,难道还会害我不成,你们……”

李孟怒斥了几句,不过声音却放得很低,现在这个体系完全按照规矩来运转,就算和他很亲密的人也不例外,接过信,李孟本来还想看下,想了想,又还给了袁文宏,边走边吩咐说道:

“快些送到那刘元斌的手上,本公可以许他一个富家翁,他在南皮不还是有个侄子吗,山东可以给个官做。”

太监没有延续后代的可能,往往对自家的亲戚,特别是子侄辈极为看重,清查司查到的消息也很准确,刘元斌这些年明里暗里捞取了不少的钱财,要有什么大变化,肯定不会剩下一文,这侄子可是他们刘家骨血的传递,要是有个什么好歹,他们家可就绝后了,李孟这两个说法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抓紧去办吧!”

李孟嘱咐了一句,袁文宏连忙去操办此事了,李孟这边走了几步,来到了内书房之中,招呼了孙传庭,两个人一起到了内书房边上的偏厅。

这偏厅是个保密的空间,两人坐下,李孟直接是开门见山的说道:

“孙先生,我伯父大人那封信,是你出主意写的吧。”

孙传庭刚把脸上的铁面具摘下,听到李孟的话,笑了笑,抱拳拱手回答道:

“京师那边的事情,拖沓无益,时间长了,恐怕还要生出什么别的变故,下官斗胆,就去和老太爷那边谈了谈。”

李孟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不过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叹了口气,靠在了椅背上,带着些火气的说道:

“这位崇祯圣上,脑筋实在是有些不清楚,眼下还傻呆在京师皇城里面,莫非等着有什么忠臣义子骑兵勤王救驾吗?山西巡抚和太原总兵都给我写了投靠的信笺,河南、山东、北直隶都在我手中掌握,他还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