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五章 回程 徐州宴 临清乱(第2/5页)

李孟喝了这杯酒之后,说了句“随意”也就坐了下来,众人也就跟着放松下来,大帅的酒量很大,可却不愿意多喝,众人也都知道这个习惯,所以没有人过去打搅,也知道大帅的性格,下面的人也不拘束,既然是在这个酒场上,那也就放开了,一会的功夫,清军厅的气氛就很热烈。

李孟那张桌子,只有马罡、高科,还有在下午赶到的方家老二方应仁,现在的扬州府同知,本来厘金局的主办孔三德也想赶过来,不过现在河南那边需要大笔的钱粮物资,孔三德和灵山商行侯山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只能是放弃了这个巴结的机会。

四个人坐在这里,实在是冷清,按照规矩,亲兵统领黄平和胶州营主簿袁文宏是没资格坐在这里的,李孟也是让他们坐了下来,还有炮队统领郭梁本来也是在其他的桌子,也被叫了过来。

不过这郭梁却是个没心没肺的角色,本来在其他的位置上闹酒闹得正欢,来着桌子上冷冷清清,大家都非常拘束,索性是嬉皮笑脸的跑了,他的性子大家也都知道,也就是跟着笑笑罢了。

马罡是胶州营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坐在李孟身边,说的话也就旁人多了点,所说的都是两淮之地的事情,但也不必避讳那方家的方应仁。

“马罡,陈六那边在河南,南直隶之事,要你独自的支撑,正月过后,你就开始扩军吧,苏北军改为两淮军,可以扩充两万。”

听着李孟淡淡的说话,袁文宏那边已经是摸出了纸笔记录,这军将的位置上,手下的兵丁越多自然是越好,马罡脸上有几分喜色,稍微琢磨了下,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开口侃侃说道:

“大帅,兵源之事,下官准备从下面几处抽取,还请大帅看看合适不合适,河南流民曾有流窜入淮的事情,为他们所设的屯田田庄护庄队已经做了几年,都是好兵苗子,可以抽取,再就是庐州府一带,地方上有不少是革左五营的散落兵马,尽管现在都是良民,可也是见过厮杀的青壮,也是可以用的,再有就是淮安府和扬州府的武装盐丁,他们多是本地青壮,也是可用的,这些人出两万兵不成问题。”

马罡和张江、张坤等人都是大明的世代军户出身,对于军队的一些规矩都颇为明白,很多事情坐起来也很有章法,这一点是李孟颇为欣赏的,当然,赵能、陈六、王海等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

李孟点点头,对马罡提出的这个建议很赞许,看来在陈六被调往河南之后,平南将军马罡自己也是考虑过接下来两淮驻防的问题,李孟开口说道:

“回头尽快把公文写出来,报到国公府那边去,让征兵一事尽快的开展。”

两人在这里说话,边上的方应仁也是大家子出身,只是在微笑着看场内诸位军将头目的吆喝斗酒,不过听马罡的对武装盐丁的提议,还是忍不住眼角抽搐了下,不过他养气的功夫高深,所以没人发现他的神色变化。

两淮的武装盐丁和山东的武装盐丁不同,山东的武装盐丁多是胶州营退下来的兵丁和地方上的地主乡绅子弟,他们这些人是本乡本土的武装,各级的头目都是胶州营的老兵,对李孟忠心耿耿。

而两淮的武装盐丁则不同,两淮盐商把淮盐行销天下,富可敌国的时候,出于种种考虑,也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尽管是民团和乡勇的性质,可在训练和装备上,甚至都要超过了当地的明军。

这是盐商们自己的盐丁,这股武装力量,在胶州营进入到这里后,自然是不允许存在的,不过胶州营和两淮盐商的关系是合作者,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绝,所以各个盐商的私人武装尽管不允许存在,可没有取缔,而是采取改变的方式,让他们成为两淮的武装盐丁,尽管是从盐商们的私人武装变成了名义上属于胶州营的武装。

可这武装的经费和人员组成,都和当地的盐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盐商们在两淮的武装盐丁中还能保持影响力。

所以在有些细微的事情上,山东派驻在扬州府和淮安府的官员还有些指挥不动,其中最大的几股武装盐丁,自然是属于方家的。

尽管方家对胶州营忠心耿耿,可心里面难免没有把这些力量当成关键时候的自保的工具。

但马罡这个提议却是让方家的想法彻底破灭,胶州营从护庄队和武装盐丁中抽调人手补充力量,这本来就是山东的规矩,平南将军马罡这么堂堂正正的拿出来讲,旁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方应仁的情绪转的倒也快,从前对李孟的投资还算是赌博的话,现在来看已经是赌对了,方家今后的荣华富贵都是不用操心,也不用养什么私兵自保了,在李孟这等人面前还是少玩这等小把戏,要不然真是要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