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峰回路转 绝境已成(第3/4页)

这边的沿途又都是地主民团蜂起的之地,行军也是会有很大的麻烦,可再大的麻烦也无法和田见秀率领的这八千骑兵相抗衡,这边走反倒是要快很多。

潼关到汝州一线,是督师侯恂所率二十余万剿贼兵马的粮道所在,眼下却只有一些地方上的民团武装在维护。

这些豪绅高门的武装或者是几百人或者是几千人,结合成队,侯恂选择其中势力最大的人授予从游击向下的各种官职,选择其势力最大的人作为统领,可这些人来自各处,彼此互不统属不说,还有种种的矛盾,要互相的吞并勾结。

这种武装乱糟糟的不成体统,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得知顺军制将军田见秀率领的近万部队过来之后,很多人望风逃遁,还有的势力直接是把十几天前跪在地上,磕头发誓所说的忠君爱国之事完全丢到了一旁,直接是向着田见秀这边投诚低头。

如此纷乱的局面,少数还有心去抵抗的地主民团,都是在田见秀率领的精兵攻击下,灰飞烟灭。

一直是在河南府卢氏县一带按兵不动的顺军几千士卒,这时候也是开始了动作,配合着田见秀的这近万兵丁,开始扫荡在河南府境内的各处民团武装,很快就是逼近到了潼关附近。

陕西这边的边兵大多是被人搜刮出关,自己的守备都问题很大,见到有这样一支大军前来,已经是慌了手脚,关闭潼关关门,不敢出兵抵抗,也没有办法派兵出去通报在郏县的督师侯恂。

督师侯恂的大军后路粮道被掐住了,果毅将军刘芳亮和刘体纯,率领二万兵马自叶县北上,击破在宝丰人数不多的守军,占领宝丰,借着又是领军急进,直扑汝州和伊阳。

对于督师侯恂来说,他一直是要聚拢兵马,让自己的本部力量足够的强大,避免被流贼的大军以优势的兵力击破。

在这样的情况下,督师侯恂就没有办法分出太多的兵丁去驻守自己占领的那些城市,这些城池的防御都和粮道一样,都是那些武装民团的驻守,借以封官许愿,拉拢地方上的士绅。

这些民团能做得了什么,争权夺利表忠心的时候可以用得上,见到这大兵来袭,顿时是魂飞魄散,组织不起合适的抵抗不说,还有现场转身叛变的,实在是热闹非凡,曾经有这样的段子。

某土匪向来是为祸地方,横行无忌,地方上对其恨之入骨,等到督师侯恂率军前来的时候,这土匪头子倒是会看风向,装做忠臣义子过去投奔,这等“义士”来投,自然会给些奖赏。

拿了官职之后,在该县胡作非为,地方上的士绅百姓都有和他同归于尽的心思,可那土匪穷凶极恶,一时间也奈何不得。一两个月之后,顺军重新杀了回来,城内百姓纷纷欢呼雀跃,心想这救星终于来了,可以惩治那恶徒。

谁想到大军一来,这土匪率部出城,应该是见势不妙遁逃,城内欢庆无比,大放鞭炮,还有士绅组织百姓们迎接顺军入城。

结果那顺军一入城,这顺军新任军将众人却是熟悉,正是那土匪头子,已经是摇身一变,成了归顺顺军的忠义之士,这城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个自然不必说,这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荒诞可笑,却可见一斑。

只有乱世才会出现这种混帐的局面,让人哭笑不得,当然,哭的始终是那些手无寸铁,逆来顺受的百姓们。

在河南府和汝州的境内,除却后续的粮草辎重之外,督师侯恂还搜刮了大量顺军在各处储存的军资,所以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另外他对河南府自己的粮道被断绝的事情一无所知,还在盼着天晴进兵。

八月二十八那天,连续下雨的天气终于是放晴,在郏县驻守的大明官兵人人欢呼,欢欣鼓舞,督师侯恂更是在自己的庭院中焚香祝告,希望祖宗庇佑。

但是这个晴朗的天气被证明是偶然的情况,八月二十九那天,雨又是下了起来,这让才振奋了一天的大明官军又是陷入了士气低落之中。

九月初二这一天雨仍然没有听,汝州、伊阳、宝丰陷落的消息依次传到了郏县,这些被认为是退路和依仗的外围据点被一个个拔除,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是一清二楚,士气低落渐渐的变成了慌张。

九月初三的上午,督师侯恂和五位总兵议事的时候,军需官报备了接下来几天的情况,人马的吃用,就算再怎么节省,也只能是支撑五天。可后续的给养依旧是没有送来,难道是因为下大雨耽误了行程。

军队没有补给和军粮,士兵没有东西就没有力气去战斗,更别提随之而来的军心士气的崩溃和绝望,这事情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