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七章 满洲包围圈(第3/5页)

多尔衮晃晃头才又是继续问话,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嗓音已经是嘶哑了,嘶声的问道:

“五万骑兵,土默特部怎么可能凑得出这些兵马,阿塔穆个奴才别是在草原上打草谷吃了亏,编出这些话来蒙骗……”

这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那名使者已经是不管不顾的在那里磕头,额头立刻是渗出血来,在那里带着哭腔说道:

“王爷,察哈尔的额哲已经趁乱跑到土默特那边,察哈尔都统敖拉大人已经是战死,土默特的万余骑兵都已经到了大康堡那边,这都是辽中人马的亲眼见到,奴才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啊!!”

坐在亭中的洪承畴已经站起,就在多尔衮的身后听着门外使者的禀报,听到这些话,他眼角抽搐了几下,面色却是如常。

摄政王多尔衮深吸了几口气,却怎么也镇定不下来,在亭门口来回的踱步,嘴里念念叨叨的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土默特部怎么会有胆子来攻打咱们大清……”

多尔衮走了几步,才用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站在那里冲着周围大声吼道:

“兔崽子们,还呆在那里干什么,去请礼亲王、肃亲王他们过来,去请内文院的范先生他们过来!!”

多尔衮没有回亭子,只是一撩袍服直接朝着自己的正堂那边走去,也没有了平常那种礼贤下士的气派,根本没有理会站在那里的洪承畴。

朝鲜汉城那边仅仅只是麻烦,毕竟距离边境还有一段距离,而突然出现在侧翼的土默特部,则是直接威胁到了满清的腹地,并且象征草原法统的察哈尔小王子额哲也是出逃,突然间,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对草原蒙古各部的经营完全崩坏了,局面已经是无法收拾。

不管怎么办,在辽中那边的口子就必须要堵住,辽地和草原上千里边境,能够进入的口子无数,这都需要防御,这种事情,可不能只是依靠两白旗到处堵漏了,满、蒙、汉二十四旗,还有所有能够动员的兵马都要动员起来。

刚才还是喧闹无比的庭院突然是安静下来,只剩下了站在亭子中的洪承畴,看着周围无人,洪承畴走下台阶,仰头向天,缓缓的吐出了一口长气,口中喃喃的说道:

“好雄才,好雄才,华夏居然有这样的人物,居然有这样的人物啊!”

低下头的时候,洪承畴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形突然变的佝偻无比,好像是衰老了几十岁,走下亭子,洪承畴的脚步都有些踉跄。

朝鲜汉城突然间有了来自大明的几千兵马镇守,和在辽中的草原上出现的几万蒙古骑兵,这彼此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固守汉城的几千明军,还是威胁满清腹地的几万蒙古骑兵,以满清有限的兵力来说,不管是那边,都需要动用足够的力量才能平复,同时从两边出现,满清想要应对的话,就会很窘迫了。

何况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无论是后金还是满清,对外一直是处于攻势,并且在节节胜利的状况下,基本上不怎么顾及内线的防御,此时,边境突然烽烟四起,这应付起来,想必是要更加狼狈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率旗丁去往撒剌卫和忽尔海(今黑龙江西)一带抓取生女真未回,英亲王阿济格和镶红旗贝勒勒克德浑在辽阳一带镇守,目前城内有资格议事的只有礼亲王代善和肃亲王豪格。

这执掌正黄旗和镶黄旗的肃亲王豪格,已经是被众人冷落一段时间了,反正有什么两黄旗的事,多尔衮都是直接找顺治小皇帝发旨,或者是庄妃传谕,越过这肃亲王豪格的层级,把他架起来。

可从辽中传来的消息,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偏偏又是真事,多尔衮必须要把城内能主事的人全部叫来,一同拿个主意出来。

礼亲王代善在皇太极时代,那是最为德高望重的人物,就连皇帝皇太极都要客客气气的对待,可如今多尔衮当政,两红旗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代善的尊崇地位自然比从前要差许多了。

今天被叫来的时候,代善更是满肚子气,心想我比你多尔衮大差不多二十岁,双方又是同为亲王,居然就和下人一样,招之即来。这股怒气在看到急匆匆赶来的肃亲王豪格之后才算是消解几分,却也增添了几分疑惑,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尽管顺治皇帝在,可几位亲王却不用理会他的存在,如今万事都是摄政王提出,各位亲王意见一致,然后报上去实行就可以。

等到脸色阴沉的多尔衮把方才的急报一说,代善和豪格都是面面相觑,随即是大惊失色,目前多铎那边领着三万兵,对付五万扫平草原的蒙古骑兵,这边最起码也要动员三万到四万的兵丁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