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开封 杨承祖(第3/5页)

现如今的天下,有眼光的人自然能看出来谁是欣欣向荣、蓬勃朝气,谁是日落西山、行将就木,李仙风对能有这个机会,当然是珍而重之。

谁想到才顺风顺水了没多长时间,就有了这么一个大考验摆在了面前……

差不多是十一月上旬的时候,在尉氏县的南边开始有消息断断续续的前来,说是有一支规模相当大的军队从豫南一带北上,目标就是这开封一带。

豫南那是流民大军,也就是现在大顺控制的地盘,那边过来的军队肯定是流民大军,自从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之后,大顺那边一直是颇为的安静,只是听说李自成派手下的兵马在湖广和豫南、豫西一带肃清明军的残余和那些武装民团,并没有什么大行动的迹象,难道一直是积蓄力量等待这秋冬时分动手。

开封游击袁时中和李仙风商议之后,自己带着三个团共六千人的兵马从开封城南下,到朱仙镇一带设防。

开封府的尉氏县,实际上是胶州营和流民大军默认的分界线,双方在这里保持了差不多百里的军事空白带,既然闯营要动手,那胶州营也只的是迎战了,尽管双方此时都应该在消化到手的地盘和力量,不应该突然开战。

贾大山回到归德府又是带来了两个新组建的团,开封城留下了半个团和护庄队、军屯来镇守,其余的三千人则是由贾大山带着南下,去加强朱仙镇一带的守御力量。

河南巡抚李仙风可不愿意就这么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尽管此时他的职责是专心民政文事,可按照大明的规矩,巡抚实际上是一省的军政长官,李仙风索性是在城内募集了青壮民力,作为运送辎重粮秣的后勤队伍,一并带着前往朱仙镇一代。

别看大顺是新建立不久,可对于地方上的控制力却比大明强出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辖区内对非大顺的人防范的极严,山东盐帮几次想要把探子布置下去,都是失败了,而且还折损了不少的人手。

情报不顺畅,就导致对豫南一代的顺军部队动向不太了解,开封游击袁时中所能作的也就是严阵以待了。

等贾大山和李仙风率领的后续部队来到这边的时候,袁时中手中掌握的部队算上民夫青壮,好歹也能达到万人以上,勉强可以进行一场阻击战了。

对于他们来说,困难的确是不少,而且袁时中和贾大山手中的部队,都是二线部队,火器的配备并不算多,长矛兵的训练相对也是不足。

想想大顺的兵马若是想要北上,肯定会选派最精锐的兵马前来,大顺的兵马动辄十万几十万的规模,如何抵挡得住。

这段日子,不知道大顺控制区的情况如何,但在胶州营控制的区域内,加急的快马来回的往来,传递着各种消息。

不过来到了朱仙镇的袁时中等人却是盼到了一个好消息,在凤阳府的征西将军陈六已经是许诺,如果情势危急,他所率领的兵马肯定会从南直隶出兵,攻击顺军的侧翼,而且在兖州府的兖州军也会随时增援。

但是在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却有十几名骑兵从尉氏那边跑进了袁时中的大营。

这十几名骑兵一进山东兵马的大营就被抓了起来,但这些名士兵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来投降的,奉命前导而已。

这个消息,倒是让河南的这几位吃惊不已,细细询问才知道,这十几名骑兵是罗汝才旧部杨承祖的手下,来这里打前站,通风报信的。

杨承祖是曹操军第一勇将,众人当然是听过他的大名,这样的人居然来率部投降,实在是匪夷所思。

也就是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李自成和罗汝才火并的确切消息,那杨承祖是罗汝才手下的第一爱将,既然罗汝才被李自成所杀,那这火并逃出的消息,倒也是合情合理。

按照那十几名骑兵的说法,杨承祖从樊城那边逃出来,开始几天还好,紧接着就是被李自成调集的各路兵马围追堵截。

按照杨承祖开始的想法,一路北上,走豫西去往潼关,然后去陕西或者是山西,投靠官军或者是自立一方。

可郝摇旗的部队正好是布置在豫西一带,那可是闯营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双方大战连场,开始的时候尽管杨承祖接连得胜,可郝摇旗却没有太大的损失,却成功的拖住了杨承祖的两万多兵马。

然后田见秀和刘芳亮率领的兵马随后赶了上来,即便是杨承祖骁勇,即便手下是罗汝才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可在对方占据优势的围攻之下,还是遭遇到了一场大败,部众折损过半,这才是突出重围。

向外跑几乎是不可能,杨承祖此时倒是大胆果决,反倒是杀回了豫南腹地,这倒真是让闯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