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煎熬之路(第4/4页)

永平中屯卫当然不会这么乖乖的接受命令,也会有许多的猫腻做法,但进入卫所之后,再有什么举动,和在卫所外有什么举动那是完全不同的。

进城之后,如果对这先遣队有什么不利的举动,那可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和对抗,而且永平府和蓟镇的上下人物也是知道,山东在蓟镇肯定是安插了探子,这消息不可能保密的住,到时候倒是给了李孟大兵攻来的理由。

如果在城外的官道上动手,那一干的毛病都能推到所谓的蒙古马匪身上去,或许这个法子也不能拖延太久,不过拖得一时就是一时,反正蒙古马匪不可能根绝,这样的事情还可以继续做几次。

先遣队的路程则是越走越轻松,士兵们白日间甚至可以轮流到大车上休息休息,享受下着秋日的阳光,在顺天府境内就一直是跟着不放松的马匪们,这几天都是完全消失不见了,这样的动向,甚至让张坤感觉他们真的是蒙古过来的马匪了。

到了其他的地方才知道山东的好处,这一路上,所走的也算是要道,可却看不到什么中继和驿站,也亏得是大车上拉着军需用的物资,并且在北塘和芦台这两个镇子上购买了不少,这才是支撑到现在。

按照下面的人禀报,说是物资还能支撑两三天左右,张坤也不以为意,反正还有一天的路程就能到永平中屯卫,到时候多补充补充就是了。

永平府是大明兵马出关的必经之路,大兵经过,沿途的百姓自然是叫苦不迭,更加上最近几次的满清大军入关都是在永平府的隘口进入,永平府除却大城之外,散居在野外的村落和聚居点都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结果行走在官道上,沿途的环境就好像是在大草原上一样,根本看不见什么人烟,倒是经常有狼跑过。

而且名为官道,自芦台之后,张坤发现自己没有发现什么同行者,也没有什么迎面过来的客商。

真是和山东不同,在山东的水路陆路上,想要见到这样的情况,差不多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张坤心想,到底山东之外的地方遭受了什么样的灾难,才会有这样凋敝的景象。

但八月十七这天,刚刚整理完宿营地,在营地之内生火做饭的时候,张坤就没有时间来感慨。在官道的东边方向,有烟尘涌起,火坑上的汤锅水面开始有波纹荡漾,大股的骑兵冲过来了……

“憋了这么多天,还是忍不住动手了!!”

张坤把喝完碗内的咸肉汤,站起来冷笑着说道,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在进入永平中屯卫之前,这些天好像是苍蝇一样的“蒙古马匪”,总归是要真正的动手一次,要是等先遣队去公事公办起来,那一切都不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