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问船 公府所见 南边(第2/5页)

既然已经是有贸易往来,很多的都会有个大概的推测,如果是那样,恐怕这事情就很难善了了。

与满清鞑虏做生意,到时候就说郑家也是在商言商,一时间被赚来的金银蒙了心,这才是去做买卖。勾结鞑虏,甘做密探,还有密谋攻打港口的那些事情,或许齐国公并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自己恐怕早就被抓起来了。

走了百余步,郑芝虎却愕然的发现齐国公府的管家罗西正在前面等候,这一下可真是受惊不小。

齐国公的管家罗西,那也是济南城地面跺跺脚就乱颤的大人物,这位管家偏生是不收取宾客的钱财,不依仗国公府的势力纵容家人,这么一来,做事就更加的出自公心,也就更加的被人敬畏。

因为罗管家所做处处为公,在国公府之外的威望极高,罗管家的行事很少有人会以为他是狐假虎威,而是以为他代表李孟。

郑芝虎在齐国公府的门口呆了几个月,也看到过山东巡抚颜继祖来访,可即便是这样高位文官,罗西也不过是出府三十步,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让这位管家迎出来这么远。

他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角色,可这样的待遇还是有些恍惚,郑芝虎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条路上没有旁人。

管家罗西笑着拱拱手,先是朗声招呼道:

“郑二爷近来可好,国公大人有请?”

按照规矩,的确是不用迎出这么远,李孟和宁乾贵一起与周继海谈了一次之后,就打算召见郑芝虎,宁乾贵也是早早的来到了国公府准备一同见面,可就在大半个时辰之前,齐国公李孟却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派他去请公孙先生过来,请到公孙先生之后,又让他在外面去迎接郑芝虎。

并且叮嘱他要领着郑芝虎在外面拖些时间,等着里面的吩咐,齐国公素来稳重,很少有见到这种情况,尽管罗西摸不到头脑,可还是领命照做。

看到管家罗西的这般客气,郑芝虎甚至有些受宠若惊,连忙笑着走到跟前,用闽地的官话开口说道:

“罗爷怎么亲自迎出来了,真是折杀在下。”

说话间,手中已经是拿了个绸布包裹的金饼递了过去,要不要是一说,关键是要表明自己的讨好态度,果然罗西身后给推了回来,郑芝虎丝毫没有什么难堪,若无其事的把金饼收了回来,谈笑自若。

正说话的时候,就看见前面一帮很小的小孩,排着还算整齐的队形沿着齐国公府的院墙跑过来,按说这些小孩子都应该是活泼异常,笑笑闹闹的,可这些孩子都是安静异常,就那么小跑跟随。

领头和押后,还有两边的护卫,都是胶州营亲兵打扮的年轻人,跑到国公府大门,全体停下脚步,为首的那名士兵大喊了几嗓子,这些小孩子这才是哗的一下子散开,说说笑笑的聚成团玩闹。

郑芝虎看得有些呆,这倒不用罗西去找什么事情拖延时间了,郑芝虎反应过来之后开口赞叹道:

“就连孩童举止都有大军之风,这山东兵马之强果然是有原因,让人敬服。”

边上的罗西笑着接口说道:

“国公大人不愿意世子太过闲散,所以搞出这军训之法,这山东两淮各处,许多高官军将的孩子都是送过来,就连在下的孙子也是在其中,还真别说,跟着练了段时间,在家也不是那么皮了,懂得守规矩,倒是让人欢喜的紧。”

罗西的年纪要比李孟大不少,加上成家也早,此时已经是三代同堂了,说起自家孙儿,满脸都是疼爱的神色,那边的郑芝虎也是跟着凑了几句趣,气氛一时大好。

李宏每日间的锻炼身体,接触集体生活,自然不会是一个人,李孟特意在山东通告,凡是贵官大将的儿孙,只要年纪相近,愿意一同训练的都可以过来,还有那些烈属的子弟,合适的也都可以进来。

能和齐国公的嫡长子尽距离接触,一同成长,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好事,对自家的将来都是大有益处,山东这些人发愁的是没有办法和齐国公李孟拉近关系,现在有这个机会,又是和将来的荣华富贵相关,自然是人人争先。

这年代,除却私塾之外,也没有什么类似托儿所的机构,李宏这样两三岁大的小孩,一般都是父母、祖父母自己管着,或者是请奶妈保姆的照看,往往有种种的问题,不像是这个训练营。

培养孩子的好身体和守规矩,并且有大批的同龄人可以一同玩耍,真算是健康发展了,每个把孩子送过来的家族,在假期和间隙的时候把孩子接回家中,发现孩子身体壮健不说,而且懂事不少,这真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