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国之大患 谁是(第3/4页)

内阁首辅陈演这还是第一次被单独召对,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到皇帝的极端情绪,可崇祯皇帝这番话,真是让他目瞪口呆。

做错了什么,那山东总兵李孟的兵马自从成军以来,粮饷发了多少,兵器给了多少,能有今天的地位,那是对方一步步用军功换上来的,可就算对方是总兵了,前任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不还是弄出了种种手段炮制山东吗?

要是换我在那个位置上,或许我也会反,陈演心中却有了这个想法,就算是身为天子,待下属如此的苛刻,如今时节,哪有那么多愚忠的人。

腹诽是一回事,应答又是另外一回事,陈演在那里琢磨了琢磨,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清了清嗓子谨慎的和崇祯皇帝禀报说道:

“陛下,小臣倒是有个办法,不过要请陛下先清退左右,免得事情泄密。”

看陈演说的郑重,崇祯皇帝也是挥了挥手,疲惫的说道:

“朕和陈大人说事,你们先下去吧!”

一直在这御书房伺候的几名大太监都是心中疑惑,很是不快的盯着陈演看了几眼,这才是纷纷告退,陈演心中又是苦笑,心想不知不觉又是得罪人了,等御书房中的人都退下,陈演犹豫了下才开口说道:

“陛下,小臣斗胆说一句,眼下陛下和朝廷为难的无非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赏赐,这李孟野心如此之大,陛下如果再给他更大的职位名份,怕是局面更加的难以收拾,可现在百官之中还有民间却都是盯着这件事,不赏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小臣,说的可对吗?”

先是安静了下,然后崇祯皇帝才是缓缓的点点头,显然是认可了他的说法,尽管屋中现在就有两人,可陈演还是压低了声音说话:

“既然大家要赏,那无非是搞个仪式,这等兵马来京,自然要让他们献捷,陛下不若出面举行个献捷告天的典礼,有这典礼,隆重之极,下面的臣子百姓自然以为接下来会是重赏厚赐,也就不会太注意这封赏了,可举行完了仪式,咱们把那山东派来的献捷的队伍给打发回去,这也是临近过年,大家都是忙着家事,或许就忘了,百姓们的忘性大,正月一过,谁还能记得这桩事,也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听完内阁首辅陈演的这番话,崇祯皇帝半响没有做声,过后才重重的一拍桌子,怒喝道:

“为了一个地方上的跋扈武将,竟然要朕如此劳心劳力,消耗国家钱财,真真是乾坤颠倒,朕如此勤勉,为何却有这般的奸邪祸事。”

“如此勤勉”“如此俭省”之类的话,凡是能在朝堂上上朝的文武百官都是耳根听出茧子来,但今晚陈演听到这句话,却觉得异常的刺耳,但到了这个位置的大臣,基本上都是荣辱不形于色的大能,头微微地下,脸上一直保持着恭敬神色。

崇祯皇帝气呼呼的说完这句话,陈演却不知道怎么接话,谁想到过了片刻,崇祯皇帝又是犹犹豫豫的问道:

“陈爱卿,这般的推搪山东李某,那武将如此的跋扈,朝廷这样对待,会不会激起什么麻烦!?”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刚刚上任的内阁大学士陈演终于是彻底对崇祯皇帝失望了,内阁首辅和其余的内阁学士不同,首辅和皇帝亲近,其余的内阁大学士则是疏远,在朝堂之上,陈演对崇祯皇帝的评价并不高。

谁想到近距离接触之后,却发现崇祯皇帝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不堪,性格狷介,不愿意承担责任,却又瞻前顾后,尖酸畏缩,这样的人,也难怪如今的天下会变成这般的局面,就在这一刻,陈演那得到内阁首辅位置的兴奋彻底的一扫而空,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首辅、尚书、侍郎,各省的总督,巡抚也不知道被杀了多少,自己的命运想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陈演还是恭谨的禀报说道:

“陛下,据小臣的观察,这山东总兵李孟虽然跋扈,但行事处处却求个大义名分,现如今天下万民忠君爱国,断容不得乱臣贼子横行,想必那李某也看到了这点,不敢妄动,这大义自然就是在陛下这边,抓住这个,陛下当然就有了主动,眼下京师之外屯驻有二十多万兵马,天下各省加起来兵马差不多有百万,那山东不过一省之地,借助着纷乱时节才趁势而起,现如今鞑虏兵马在关内遭受重创,想必也伤了元气,短时间内未必入关,朝廷正可以调集编练兵马,或者是驱使这山东兵马去和流贼争斗。”

一边说,陈演一边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果然随着他的开导,崇祯皇帝的脸色也愈发的缓和,总算是平复了下来。

“这山东总兵李孟粗鲁武夫,为逞一时的威风,却把自己陷入死局之中,这是天佑大明,列祖列宗保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