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无功 定罪 送人头(第3/6页)

想想也正常啊,当年陈新甲凭空弄出这么多的整治手段,都是加在了那胶州营身上,换谁也会心中有大怨气。

其实这般的局面,诸位大臣的心中都是没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把中央朝廷和山东相提并论了,若是在从前,地方上闹出这样的事情来,现在朝臣们商议的就是该如何把山东的这武将杀头抄家的问题了。

而如今却不同,朝廷的权威已经是丧失殆尽,朝臣们已经不觉得中央朝廷有什么了不得的威权。

不过知道了皇帝为什么生气,众人却也知道如何应对,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交换了一下眼神,骆养性咬咬牙,跪在那里大声的喊道:

“陛下,小臣有要事禀报!!”

今天崇祯皇帝的怒气已经是成功的震慑了群臣,众人都是跪在那里静默无声,就怕谁再多说一句,这位万岁爷就要喊出来:“着大汉将军拿下诏狱打着问”,正在这安静的尴尬时候,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的开口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锦衣卫都指挥使是皇帝近臣,非心腹辛勤不能担任,骆养性这边咬着牙喊出有事禀报,倒是分散了崇祯皇帝的注意力,那边骆养性偷偷抬头看着上面,见到崇祯皇帝注意力转过来,连忙又是低下头,开口禀报说道:

“陛下,小臣前日接到桩子的密报,首辅内阁大学士周延儒,督师期间,从未离开过通州一步,每日间和门生故旧饮宴作乐,虚报捷报文书,蒙骗圣上!!”

这番话说完,朝堂上真正的寂静下来了,崇祯皇帝抬起手,指着下面的人想要说些什么,到最后却吐出一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

崇祯皇帝颓然的坐在了龙椅上,下面的诸位大臣在稍微安静,马上就是蜂拥而起,你一眼我一语的开始攻讦这周延儒的错处,什么毒死复社的首领张溥,到在朝堂上收受贿赂,任用私人,甚至还有勾结鞑虏的罪名,都是纷纷的扣在了这位首辅的头上。

本以为这河间府全歼鞑虏,满城狂欢,自己却不知道一点消息,这已经是被蒙骗的厉害,谁想到今日间却突然间听到当朝首辅周延儒闻所未闻的罪名,天知道还有多少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

看看下面的群臣,人人兴奋莫名,争先恐后的情景,崇祯皇帝突然觉得浑身无力,什么也不想做,到最后只是用虚弱的声音下旨道:

“派锦衣卫捉拿进京,下诏狱,三司会审吧!”

相关各个衙门连忙领旨,不过继任者是谁众人也能猜到是谁,众人已经是把热切的目光看向了内阁大学士陈演,心想等退朝之后,应该怎么去套套近乎,扯扯关系。

在紫禁城的西门,在那里守卫的禁卫和小宦官正在谈笑风生的闲聊,说的无非是河间府那场大快人心的大胜,却见到几名骑兵在官道上急速的打马而来,紫禁城的这些禁卫和小宦官都是知道,这些骑兵都是在去河间府打探消息的,加急传递一天一夜足够来回,现在看来,就是这消息传过来了。

人人都是兴奋异常,在那里翘首以盼,当先的那名骑士翻身下马,冲着几名小宦官和禁卫点点头,喘着粗气,却说不出话来,一名小宦官直接是端起一碗水递给这名骑士,那打探消息的骑兵一愣,心想这些内官什么时候这样客气,不过也是干渴之极,接过碗咕咚咕咚的大口喝了下去,然后递给身后下马的同伴,急忙的开口说道:

“这位公公,在下是在锦衣卫当差的,去河间府打探战况的……”

小宦官和禁卫们顿时是睁大了眼睛,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围了上来,热切等待答案,那骑兵吞了口气,用尽可能响亮清晰的声音喝道:

“山东兵马在河间府全歼鞑虏四万大军,呈现首级和献捷的文书都已经是在路上了!”

身后下马的那几个人纷纷的点头,确认此人所说无误,看他们身上的号衣,皇城的禁卫也是认得,这都是东厂、刑部各个衙门的差役。

既然这么多人确认,想必这在京中传扬的消息并不是假的了,大胜,大明兵马对鞑虏的大胜,这名小宦官越想越是兴奋,冲着身后交待了几句,转身朝着皇城内跑了进去,边跑边喊:

“陛下大喜,陛下大喜,山东兵马在河间府全歼鞑虏四万大军,报捷文书已经在路上了!!”

这紫禁城的规矩,如果有皇帝关切的大事,并且要让群臣知晓的,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层层通报,一刻也不要耽误。这名小宦官这么高兴的大喊,又是如此的大喜之事,马上就是人人都跟着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