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七章 耀武 镇怖 判断 选择(第2/4页)

这是莫大的荣耀,是每个营的荣耀,那名千总丢下军旗之后,李孟在台上也是用军礼还礼,在登州军第一营那边爆发出一阵欢呼。

“登州军第三营某某,献鞑虏蒙八旗佐领首级……”

“大营第六营把总某某,献鞑虏镶黄旗军旗……”

“大营第十二营某某,献……”

在观礼台上的亲兵们,在书办的提醒下,大喊着每一名上前献捷的军官所来自的军队,所献的战利品。

斩将夺旗,敌将的首级,敌军的军旗,这都是没有大胜就无法拿到的战利品,在观礼台前被丢在地上,被马匹无情践踏的战利品,每一个都代表着胶州营部队的一场胜利,每一名骑士上场,都会得到他所在编队的巨大欢呼。

渐渐的,在观礼台前的首级和军旗已经是堆了好大一堆,最后一个上场的是新任的登州军副将王韬,他骑着这次大战中俘获的最好的战马,穿着全套的甲胄,手中拎着一个脑袋,纵马缓缓的走进场地之中。

“登州军副将王韬,献鞑虏主将阿巴泰首级!!”

台上的负责唱名的亲兵这句喊的格外大声,士兵们的欢呼也是格外的高声,这就是他们的英雄,也是这次胜利的完美句点。

这个环节之后,整个的仪式算是完结了,接下来说了几句仪式性的话,各营官兵带着昂扬的心情列队回营,准备回撤到山东的各项工作。

在观礼台上的一众军将准备离开的时候,外面一骑马急忙忙的赶过来,在台前翻身下马,来到王海的身边说了几句,王海连忙的转身对李孟禀报:

“大帅,在北面又有烟尘,怕是有大队的人马要过来,大帅,您看是不是让各军开始戒备。”

李孟朝着北面张望了下,尽管下面的各营士兵未必注意的到,不过站在木台上的李孟却可以看见在北面隐隐有烟尘泛起,稍微一沉吟,李孟开口下令说道:

“不必,不可能是鞑子的兵马,若是北直隶的官兵,马军就可以彻底的打垮他们,从容休息就是!”

若是朝廷的官兵,王海也不会忧心,怕的就是来的可能是鞑子的满蒙兵马,但李孟心中却肯定的很,若是鞑子能在这么快时间之内反应过来,并且动员一支军队来支援,恐怕大明早在十年前就被灭亡了。

果然如他所料,王海这边还没有说完,就又有一名骑兵来到木台前面,不过脸上却没有方才的惊慌之色,开口大喊的禀报说道:

“大帅,沧州、阜城、交河、盐山、东光、景州、南皮等州县官员带着大批民夫以及劳军犒赏,就快要到了!”

先前还在发愁,缺乏民夫和给养,并且因为这个要提前率领大军回转山东,结果此时这些州县自己带着民夫和给养过来了,真是让人惊讶。

当日见鞑子兵马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和突然性,对于河间府内最富庶的城市沧州,却绕过不打,同样的,阜城、交河还有盐山这些距离运河较远的城市也是不去顾及,不过鞑子几万大军行走在身边,这些城市肯定都是战战兢兢,沧州已经连续十天没有打开城门了。

山东出兵来抗击鞑子的消息也是通过种种途径传到了这些州县的衙门之中,众人都是笑话这山东兵马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可这些地方的官民却也是无可奈何的对这个仅存的救星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京畿顺天府那边屯驻大兵,但不管怎么求救都是无法得到回应,山东的兵马,对他们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救命稻草了。

大战一起,胶州营和鞑子兵马的战场遮蔽都不再起作用,而且对于这些河间府本地的地头蛇来说,想要靠近查看,想发现还真是不容易,周围这几个县城都是胆战心惊的了解这战况和结果。

然后,让他们的大跌眼镜的是,被他们笑话的山东兵马,不光是取得了大胜,而且还是完胜。

每个城池派出去的哨探回去禀报,说是山东兵马完胜鞑虏兵马,全歼这伙禽兽,每个城池的人都是不信,完全的不信,有那脾气大的直接把哨探关到了监牢里面,然后派出了第二批人。

得到了确认的消息传回城池之后,民众狂欢大喜,整个州城或者是县城都是进入到狂欢的模式,可官员豪绅却更加的害怕,想起来在此前,那山东兵马曾经派人来催过民夫丁壮还有采购补给的事宜。

但那是个时候,谁能想到今日的局面,大家都是闭门不见,生怕找来不必要的祸患,可如今打了胜仗,这么一支兵马就在自家境内,当初还得罪过这强大的有些恐怖的军队,对方若是秋后算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