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〇章 长矛 火铳 杀不停(第2/4页)

身后的鼓声咚咚的敲了起来,但大鼓的敲击很短,急促的打了几下,马上就停下,接着是接到命令的各个营的鼓声开始响起。

每个营的鼓点,是命令,也是士兵们调整步幅节奏的依据,有节奏但又很单调的鼓声一响,第三营到第九营的七个营开始向前运动。

按照常例,火铳兵们走在长矛方阵的前面,不过老营兵马和其他营的兵马比较,的确是有些细微的不同,比如说即便是不要求队列的火铳兵走在前面,他们也是按照身后的节奏鼓声行动。

七个营的火铳兵在前面排列的非常整齐,一千四百名火铳兵排列成三排,就好像是一个方队的士兵一样向前压了过来。

在鞑子的军阵那边,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在那里喘了几口粗气,涩声的命令道:

“让蒙古的散兵前去冲阵,咱们满蒙八旗的马队随后,这次能冲开,就是咱们的造化,咱们也能回到关外,不能冲开,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听到他命令的摆牙喇亲兵急忙的去蒙古散兵那边传令,在这个时候,蒙古散兵的队列那边已经是乱成了一团,哄哄的不知道在做什么。

间或有零散的骑兵或者是朝着两边,或者是直接向后面逃去,可明军没有一点要收纳降军的意思,毫不留情的斩杀当场。

若不是明军有这样的态度,恐怕这些蒙古散兵早就是哄堂大散了,谁还会傻乎乎的留在这必败的军中。阿巴泰派去传令的摆牙喇亲兵很快就是灰头土脸的回来了,那些蒙古散兵,本来是草原上的小部落或者是零散牧民汇聚而成,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一般也是以某某汗的属下汇聚。

并不是完全的一团散沙,本来跟着女真兵马入关,是想着来捞取些金银财宝和其他好处,可并不是想来送死的。

自从来到这北直隶和山东边境和明军开战以来,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不说,而且清国的满蒙八旗丝毫不把他们的性命看在眼中,完全是当做炮灰和消耗品来使用,想想昨日那汉八旗还是满清自己系统内的,都是被毫不留情的丢弃。

方才明军的铁甲骑兵就和草原上打猎一样,从容在自家的阵中左冲右突,杀的大乱,先下对方的步兵阵又是向前压了过来,这步兵方阵,在和昨日的那明军打的时候,已经是吃了多少亏。

现在又要驱赶大家去撞击这个步兵阵,那不是让众人去送死吗,本来满清的军将在这些蒙古散兵中的威信已经是荡然无存,现在又发令让他们去送死,蒙古散兵那边顿时是哗然,大有把传令的摆牙喇亲兵,还有派来率领他们的满蒙军官直接杀掉的意思,此时的局面,比那哗变也差不了多少了。

鞑虏军阵喧闹无比,嗡嗡嗡的掩盖了一切声音,可明军步兵队列的鼓声还是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这时候可不讲究了,满八旗才是根本,蒙八旗是忠心的奴才,至于这些蒙古散兵和汉军,只要是八旗的基本实力不弱,要招募多少,就能招募多少,谁还担心你们这些人的死活。

“各旗、各营列队,驱赶蒙古散兵上前,若是违抗军令者,就地格杀!!”

阿巴泰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这个命令,如果不是兵贵神速,奉命大将军阿巴泰肯定要沿途掳掠汉民作为攻城打仗时候的签军炮灰使用,先下没有俘虏,那就只有用地位最低,最无价值的蒙古散兵来代替了。

此时的科尔沁贝勒图里琛,终于是显现出来了一点政治上的不成熟,他一直是听着阿巴泰在那里下达命令,看着如此喧嚷,阿巴泰又是下达了这般不近人情的冷酷命令,禁不住上前说道:

“大将军,这些可都是皇帝的子民,都是咱们的自己人,要是用的这太狠了,回去和草原上的各位王公不好交待啊!”

听到这句话的阿巴泰转头冷冷的看了这图里琛一眼,森然的说道:

“贝勒爷,好好呆着,这些分寸,老将我把握的清楚。”

图里琛被这突然的冷淡态度吓了一跳,紧接着就是心头火起,可环绕在阿巴泰身边的八旗军将以及摆牙喇亲兵各个神色不善,兵器早就是抄在了手上,怕是再说几句,局面就不一定会怎么发展了。

眼前能不能活着回到关外还另说,谁还会和这所谓身份亲贵无比的科尔沁贝勒有什么好脸色。

几名图里琛贝勒的亲随看着势头不对,连忙陪笑着把图里琛拉开,这才算是了结了眼前这尴尬的局面。

对于这等驱赶仆从军攻击的手段,满蒙八旗又是用的熟了,阿巴泰这边一声令下,到没有人有什么抵触或者是反对,有人在前面挡着,各旗营头的甲丁骑兵干脆利索的在军将的号令下开始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