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大战开场(第2/5页)

用饭应该是在鼓声响起之前,在鼓声的节奏下,明军大营的营门敞开,士兵们鱼贯而出,在营前列阵。

东光县这边的地形比起昨日的战场,却不是那么一马平川,胶州营选择扎营的位置,却是个微微倾斜的坡地。

李孟所率领的军队,则都是在坡顶上列阵,而鞑子兵马昨日收拢兵马,疲惫异常,直接就是在兵站周围扎营,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地形的优势,这样的坡地,可能人从下向上走,也不过是感觉到些许的不习惯,甚至感觉不到疲惫。

但是对于大部队来讲,平地和坡地导致的这种细微的不习惯,可能导致整个军队阵型的散乱,士兵们疲惫的迅速到来,等种种的副作用,对于阿巴泰这样的老将,这种问题他当然不会忽视。

只是昨日间,仓皇退走,昏招迭出,已经是什么都顾不得了……

大旗招展,战鼓声声,胶州营的步兵队列缓缓的向外涌出,各个营都是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上,整队待命,跟随着步卒一起出来的,则是胶州营的炮队,一门门大小不同的火炮都是被拖拽了出来,右翼和中军都是摆放了一部分。

看到这些火炮,鞑子的军将从上到下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明军的火炮居然如此多法,大大小小的居然差不多有六十多门炮,这仗怎么打?

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骑兵队和李孟的亲兵本队,骑兵队的移动速度看起来也不快,不比方才的步卒运动迅速多少,但整个队伍的整齐也不比方才的步卒队伍乱多少,看到这里,凡是看到这一幕的鞑虏军将,心中的惊骇比起方才看见火炮还要厉害,因为马队做出这等的表现,这已经是一等一的精锐了。

而且看这个架势,分明是重骑兵的模样,那可是战场上的最强兵。

等到骑兵队站立完毕,浑身银甲,披着血红色大氅的李孟在亲兵队的簇拥上,从右至左,沿着阵线开始行进。

他这一身打扮极为的显眼,当然他身上的全身甲只要是打磨的光亮就有银甲的效果,身后的血红大氅也是那种刺眼的眼色,行走在万军之前,他就是众人瞩目的忠心,他身后的亲兵队都是穿着环臂铁甲,腰板挺的笔直,手中的骑矛竖立,把前面的胶州营大帅李孟映衬的愈发威武无双。

一晚上充足的睡眠,把赶路的疲惫消去了不少,现在的李孟精神抖擞,出营前,还特意的收拾了须发,让人更显得神采奕奕,李孟缓缓的控马前进,挺着身后有节奏的马蹄声,看着自己的士兵,心中全是豪情。

至于在另一边也是鱼贯而出鞑虏兵马,他则是根本不放在心上,李孟此时已经是有极为充份的自信,有自己手中这样的兵马,天下间何处去不得,赵能那边的战况,已经是通过被截住的哨探骑兵做出了大概的描述,赵能的登州军应对错误,以少打多,尚且打出了这样的战例,自己的老营兵马那又如何。

当然是不在话下,李孟举起左臂,向着他身侧的士兵队列招手,李孟和身后亲兵队的威武雄壮,让胶州营老营的士气更上一层楼,人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大帅威武!大帅威武!!”

在李孟身后的王海,走到一半的时候高声的大喊道,站在那边的士兵们齐声的应答,李孟略微抖了一下缰绳,马匹的速度加快,他攥紧拳头,挥舞手臂,大喊道:

“我胶州营,万胜!!”

喊声如潮,万军应答,气势如虹,就连李孟身后的亲兵队也都是跟着喊道:

“万胜!万胜!!万胜!!!”

整个战场上都是充斥着他们的呼喊声,而对面的鞑子军队则是安静异常,没有人说话或者是出声,只有军将们偶尔的叫骂声才算是有些动静,很多满蒙的军官头目都是发现士兵们和手下和昨天不同,已经不能圆转如意的指挥,都是在那里消极的应对。

士兵们这模样,满蒙的军官头目也是垂头丧气的模样,白天的大战,晚上的惊扰,实在是让人疲惫异常,何况看对面这架势,比起昨日那奇怪的明军来,恐怕是只强不弱,最起码不会差的太多。

昨日的战斗以多打少,最后还是那样的局面,今日间以少打多,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遇见这样的结局,任谁也不会有什么高昂的士气。

“达鲁花、禄忽台,你们回营把留守的兵马全带出来吧!”

阿巴泰此时手上可没有握着马鞭,而是放在了刀把上,神色极为的慎重,若是第一次遇见这明军,没有昨日的精力,阿巴泰肯定要在军中大声的宣讲一番,比如说这些兵马都是些花花样子,咱们满蒙健儿骑马杀进去,肯定就会溃散了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