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胸无大志 厘金局督办(第4/6页)

河南首府开封城内,巡抚李仙风被这个局面搞得焦头烂额,城外的那几位他又号令不动,只能是一次次的上奏朝廷,请朝廷催促城外兵马尽快的出兵援救。

偏偏此时,八大王张献忠率领的军队已经是自湖广进入了南直隶的境内,老回回为首的革左五营与张献忠合兵一处,过霍山攻破舒城。

南直隶庐州府告急,打破舒城之后,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分兵,张献忠率部击破庐州府内纠集的官兵,北上攻击六安,轻而易举的破城。

革左五营则是急进,入凤阳府在霍丘一带和官兵激战,不分胜负,彼此相持。

几年前张献忠领军入南直隶,攻进凤阳中都,烧毁皇陵大宴三日,南直隶太监、文臣、武将的脑袋掉了许多,殷鉴在前,至今还让大家股栗,谁想到这个杀神又是重新杀回来,要是再出漏子,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无可奈何之下,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只好自领南京禁军两万前往凤阳府支援,流水一般的物资也向着凤阳转运。

李、罗联军一路的南向,而张献忠则是攻入凤阳,若是让这两股军队聚集在一起,局面恐怕无法收拾。

而且这江南之地,是大明最后一块没有被兵锋波及的富庶之地,京师诸位文臣大多都是出自江南,家族产业也都是在江南。

这局面一出,立刻是人人着急,一封封的旨意被骑着快马的信使送到丁启睿、左良玉军中,语气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

“没想到,没想到,漕运设卡收取厘金,所得居然不次于咱们胶州营的盐务,此时尚是淡季,等到五月份之后,这厘金还要上一层楼。”

一名帐房在孙传庭身边详细的解释着这几个月在运河上到底收了多少银钱,看的孙传庭笑容满面,但这表情却被藏在铁面之下。

现在他们并不是在济南城,而是在济宁,而且还是在临河的一家酒楼二楼上。

在济宁城中,临河的地段只要不是漕运码头那繁忙地带,那都是最好的地段,多是豪商巨贾,以及勋贵官宦的宅邸和产业。

除却寒冬,其余季节在河边凭水临风,看着河中千帆过尽,的确是惬意之极的享受,孙传庭所在的这个酒楼,是济宁城中懂得享受的人的首选,生意也是做的矜持牛气,寻常百姓就算是有钱也进不了门,只有这酒楼主人下过帖子的才有资格。

当然,这么牛气的生意也不是寻常人能做的,这连个名字都没有的酒楼背后的大东家,就是文如商行的孔三德。

这无名酒楼今日间是被人包下来了,一楼那边全是穿着便装的护卫武士,李孟和孙传庭以及几名亲随则是在二楼。

那边几名灵山商行转成的税丁帐房在那里和孙传庭介绍设卡之后的收入情况,这动议虽然是刘福来提出,但老太监不愿意出府,所以临行前,把这件事交给孙传庭,让他核实检查。

别看这大明的农业在很多地方是近乎半崩溃的状态,但在江南和京师,商业却有一种畸形的繁荣,作为物流主干线的运河,自然是日出斗金。

当然,这还是这仅仅在济宁段收钱的缘故,若是在扬州、镇江甚至是苏州设卡,所得还要远远超过。

不过,即便是这样,几个月的厘金收入还是让孙传庭喜上眉梢,连带着几名税丁的帐房也都是跟着笑容满面。

李孟坐在另一边,尽管看不到孙传庭的表情,可还是能感觉到他的那种高兴劲,这样的表现让李孟心中很是高兴,这说明孙传庭愈发的融入胶州营这个团体。

听着楼下有车夫吆喝着停马的响动,一名在楼下的卫士扬声吆喝道:

“老爷,孔老板来了。”

“快请孔老板上来。”

李孟回答了一声,身后一名亲卫走到那几名帐房面前,低声说了几句,那些帐房留下一名,其他的人都是跟着走下楼,楼上除了一名亲卫之外,其余的人也都是跟着下去,孙传庭冲着这边点点头,自己拿起账本仔细看起来。

听着楼梯的木板吱嘎声响,动静比方才众人下楼的时候还要大些,没一会,这孔老板孔三德已经出现在楼梯口这边。

看这孔三德的模样,貌似比上一次见他还要胖了些,不过脸上却没有了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这人一上楼,看见李孟坐在正当面,态度很是恭谨,扑通一声跪在楼板上,孔三德这一跪,声势当真不小,整个酒楼都好像是颤了下,李孟嘴角禁不住挂上了一丝笑意,开口调侃说道:

“三德,这才几日不见,看着可又是胖了不少啊!”

顿了顿又是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