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〇章 不听调 纳双妾(第3/6页)

但这些义子往往都是些势利小人,根本靠不住,所以这老太监刘福来的幸运遭遇,在内廷之中传扬的很广,都说是刘福来不知道上辈子积德行善到什么地步,才有这样的幸运,就连大太监王承恩也曾经跟亲信说道:

“刘福来眼下虽然不如一白丁,可却比咱家有福的多。”

而且这内廷之中也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刘福来毕竟是担任过司礼监秉笔和南京镇守太监的大人物,这肖太监是拿不上台面的,这毕竟是在对方的地盘上,而且说起来,两人在京师的时候还真是打过交到。

肖太监连忙客客气气的说道:

“公公两个字当不得,咱在内廷内塾识字的时候,刘公公给咱不少的指点教诲,至今仍觉得受益良多,总想着有报答致谢的机会,可咱也不争气,至今还是这模样,嘿嘿……”

这话这么一说,双方可就车上了关系,彼此之间也就亲近了许多,袁文宏笑了笑,不管方才肖太监的客气,还是继续的问道:

“肖公公家中还有亲人在吗?”

肖太监隐约猜到对方在说什么了,不过也不把握,他隐隐有些兴奋,没想到自己也有这样的被收买的机会,当下强作镇定的回答道:

“咱家是任丘人,小时候家里穷,就找熟人把咱家送进了宫,咱家的兄长去年得肺痨去了,嫂子拉扯着一男一女,日子过得艰难,咱家虽然是接济,可自顾都未必能顾得过来……唉,那可是肖家的香火。”

袁文宏脸上一直是挂着温和的笑容,听到肖太监这么说,那笑意更是浓了几分,回头看看,那些锦衣卫扈从和带路的几名胶州营的小吏聊得正欢,没有人顾着这边,袁文宏略微放低声音说道:

“任丘那边来来往往过大兵的地方,不太平也穷,山东这两年年景不错,不如搬过来,就近也好照顾,您那边和我们老太爷也有些香火之情,这是自家人的关系,肯定不会亏待了令嫂和侄子侄女。”

若是那些有职司的大太监,袁文宏这些直白的话语一说,肯定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心想这么收买到底意欲何为。

可这肖太监本就是出身低微,因为掷骰子输掉,才被派到这山东地方来,又是穷惯了的,这年头的人对着香火传承看的都是极重,这肖太监哪还会想着有什么古怪,满心情愿的答应。

但袁文宏那些话说完之后,肖太监迟疑了下,半响才开口说道:

“咱那侄子看着比旁人可是聪明,来山东能不能安排去念书识字……”

听到这个的袁文宏禁不住松了口气,还以为对方提什么不能接受的条件,这小要求,屯田田庄里面的公塾就可以满足,这肖太监的侄子,甚至可以进为平民服务的私塾,太简单不过。

当下满口的答应,肖太监这才是心满意足,胶州营这边把事情做足,对肖太监肯定是有所要求,到时候自然会提出来。

把肖家的寡嫂和子女接到山东是奉养,可也是有人质落在对方手上,今后作何事,如何做事,都要被山东这边控制,当然,得了好处,就要做事,这也是做事的规矩。

后面那些锦衣卫到了晚上住下的时候,也都是被分别领到小间招待,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

也有锦衣卫晚上见了在山东的“亲朋故旧”,锦衣卫都是世代的京师军户世袭,很多人之间都有亲戚之类的关系,黄平手下的很多锦衣卫出身的人员,和这些人都能扯得上关系,具体谈了些什么,就不于外人道了。

反正第二天出门的时候,钦差使团之中的人各个都是恍若无事,依旧是那个模样。

镇东将军、左都督、山东总兵李孟李大人在崇祯十五年的三月,在自己的府上举办了纳妾的仪式。

头天还在钦差面前说自己身体不好,第二天就举办纳妾的仪式,这的确是矛盾的哭笑不得,不过谁会也不会自找没趣的去说这个。

颜若然是正妻,婚礼操办的时候,轰动山东,木云瑶是胶州营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虽然是纳妾,可山东文武都是重视异常,两相比较,这顾横波和柳如是身份的确要逊色了些,而且这两个女孩在内帐房的地位虽然不低,但在外面却没有什么名声传扬,这本就是内宅的私密情报工作。不过和颜若然还有木云瑶不同,李孟的这次纳妾尽管发帖邀请的人不多,却真正是在山东之外的省份有了反响。南曲第一顾横波、江南绝色柳如是这在江南各处可是大名鼎鼎,在江南秦淮烟花之地,风头一时无两,不过在声明最盛的时候,却被南京镇守太监恃强掠走,送到了山东给他的侄子李孟做侍妾。可怜两朵名花就此凋零,两位不世出的奇女子,就这么被粗鲁的山东武夫凌辱,这个粗鄙无文的武夫,知道怎么焚香,怎么听曲,怎么对诗吗?该不会像那些最便宜的黄鱼那般,推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