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点验兵马的张主事(第3/5页)

离开京师之后,张若麒的低沉情绪已经是一扫而空,兴高采烈的和自己的亲随整天研究怎么在山东兵马身上抠出些油水来。

陕西总督汪乔年率领的四万陕西兵马出潼关,此时平贼将军左良玉的一支兵马正在襄城一带和李、罗联军苦战,陕督汪乔年把步卒放置在洛阳城中,自率骑兵两万,直扑襄城。意图里应外合,击破李、罗联军的这支部队。

正是正月前后,尽管河南乱局纷纷,但不管是官兵还是李、罗的流民军队,大部队都是在短暂的休整。

河南境内的唯一上规模的战斗,就是这襄城的大战了。

前往山东点验兵马的兵部主事张若麒进入山东境内之后,这襄城之战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京师和天下各地,素来以敢战著称的陕西边兵,和李、罗联军接战,一触击溃,总兵张国顷当场战死。

贺人龙和其他两名总兵率领手下朝着来路溃逃,陕西总督汪乔年只能是率领残兵败将退入襄城,被李、罗联军围攻五天之后,襄城被攻破,陕西总督汪乔年被抓住后杀死。

不知道为什么,全天下对这场失败非常的漠然,好像已经是司空见惯,朝中的言官御史本来要针对陈新甲发动一场弹劾,此时也都是哑然,偶有几名在那里感叹,陕兵也如此不堪,天下还有什么能战的兵马,贼愈发不可制。

还在河南的保定总督杨文岳、督师丁启睿,平贼将军左良玉发疯一样的调集兵马,准备孤注一掷的和李、罗联军决战。

“这山东兵马还有没有规矩,本官乃是兵部派来点验兵马代表,怎么能如此的怠慢!!”

兵部主事张若麒在驿站中气急败坏,这点验士兵人数,发放饷银的差事,等于是掐住地方上军将的脖子,再怎么嚣张跋扈,也要给三分笑脸,讨好迎接。

谁想到到达这济南城外,有守门的士兵询问,本来这主事张若麒意气昂扬,心想老子来你这济南城点验你山东兵马,是要和你家总兵见面的,和你们这些小兵有什么话说。

不过才呵斥两句,这上差的架子还没有摆起来,守城门的士兵已经是拿着刀枪逼过来了。

见到了对方冷森森的利刃,谁还敢多说一个字,乖乖的被安置在城外的驿站居住,按照大明的体制,这倒也符合规矩。

办差事的官员就应该住在官家的驿站之中,只是这个规矩,好多年没有人遵守了,但说也说不出对方按照规矩办事会有什么错误。

进了驿站,张若麒才琢磨过来,这驿站不是崇祯初年就裁撤了吗,貌似进入山东境内之后,才看见驿站的存在,在京师和蓟镇那边,压根就没有。

但这点疑问也就是一闪而过,张若麒咬牙切齿,心中琢磨过了千百个刁难对方的法子,一个粗鄙的武将,居然也敢这么目中无人。

而且这时候,张若麒还想起来临走的时候,兵部尚书陈新甲曾有个嘱托,说的是“要认真仔细的查”。

出京师的时候,张若麒心中打算的明白,要是这山东总兵知道如何做事,给钱给的足实,那含含糊糊也就糊弄过去了。

一看对方这样的表现,心中顿时是把尚书大人的那句话抬了出来,决意是照章严格办理,天下间哪有不吃空额的武将,只要是严查,还怕查不出问题。

刁难这带兵的武将,张若麒自认还是有几下散手的,当日间自己以六品的身份,在一品的洪承畴和各位二品上下的大将跟前,威风八面,让这些人事事只能按照自己传达的命令办理。

山东总兵李孟这么一个没见过市面的武将,兵部主事张若麒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稍微用点手段,就可以让对方焦头烂额。

但张若麒这么发狠,山东城内的官员压根没有人出来接待,一直是让他在城外呆了三天,才有一名济南府的推官出来接待。

按说事不关己,点验军马和这文官没什么关系,对方肯定会客客气气,谁想到这推官满脸冷若寒霜,硬硬的说了几句:

“远道而来,想必是辛苦了,巡抚大人和总兵大人今日尚有要事,明天下午才会召见,你且用心准备。”

这句话说完,那张若麒就炸了,指着那推官的鼻子大骂道:

“好你个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本官是兵部陈尚书派来点验你山东兵马的上差,你算是个什么,居然敢这么说话。”

那推官也不含糊,一把打掉这张若麒的手臂,冷声的反驳道:

“你算是什么东西,你是六品,本官也是六品,这是济南,可不是京城,少在那里拿腔拿调……”

说完之后扬长而去,张若麒根本没有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居然这样的态度,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出话来,终于是明白,这次的差事并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