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淮安小战 兵部林主事(第4/5页)

对于胶州营各个军的士卒来说,最让他们热血沸腾的话就是这个“一个不留”,胶州营军功虽然不重首级,但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砍掉敌人的脑袋还是最简单最直接能获取军功的手段。

方才听到里面的人喊出自己身份,外面的胶州营士卒难免没有些失望的情绪,但听到军官这么下令,当真是人人振奋,呐喊着冲了进去。

庄园里面的那些“英武卫”的官兵,也知道外面肯定要动手打了,也把有数的几张弓集中在庄门前方。

不过这八磅炮的威力当真是太大了,一炮正中庄门,木屑,砖石碎片朝着后面就炸开来,在前排的那些人跑都没有来得跑,被这些高速飞行的木石碎片打的死伤一片。

所谓有组织的抵抗也就是持续到这个时候,本就是没有什么战斗意志的士兵们一哄而散,接下来就是淮杨军的士兵呐喊这冲杀了进来。

追击逃敌的战斗比较简单,淮杨的士卒不管是在人数还是在战斗技术上都是绝对的优势,这院墙、壕沟、还有那洪泽湖,本来是保证这庄园安全的屏障,可此时却成了阻碍的这些官兵逃命的阻碍。

庄园里面只听着一声声的惨叫和求告的声音“我们也是官军~~”“擅杀友军,你们是要造反吗”,不过不管怎么喊,对付他们的都只是淮杨军士卒面无表情的砍杀。

丢圣旨,下令杀官军,这两个举动,让高科的表情柔和了些,方才气氛已经是颇为的尴尬,高科望了下战场,听着里面逐渐低下去的喊杀和惨叫声,胜券在握,再呆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当下抱拳说道:

“大人,末将把旨意带到,也不知道大帅那边知不知道消息,末将贸然做主,派出加急快马给济南那边送信去,还望大人赎罪。”

陈六苦笑着摇摇头,如果说自己接旨了,济南那边还没有知道消息,事情恐怕真的要闹大了。

他虽然脾气暴躁,却不是傻子,高科这番做派反倒是对自己有好处,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朝廷这旨意下到高科手中,那自己应该如何做呢?

这件事情谁也没有错,只有下旨的朝廷实在是太龌龊了些,派了几个人带了一张黄绸子写的文书来,就让这淮杨军上下都不舒服,仔细想想,胶州营这些年不合体制的事情的确是做了不少。

不过山东兵马这些年做的事情最起码对这个帝国来说,还是有益的,在和各种大明帝国的敌人战斗,还是获胜的,这支军队不去祸害地方上的百姓,军纪森严,并且让成千上万的人还算是温饱和有尊严的活着,没有参与到流民大潮之中。

可朝廷还是要时不时的出手掺点沙子,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实在是让人无语……

看着高科刚要上船离去,陈六稍一沉吟,扬声招呼住了高科,等他回到身前,陈六沉声的说道:

“我老娘和媳妇都是咱们山东人,在这江淮地方水土不服,等你回去,让灵山商行分号那些人安排人送到济南吧,在大帅身边呆着,我这边也放心。”

听到陈六的话,高科愣了愣,站定抱拳庄重的说道:

“请大人放心,这件事末将一定认真去办,末将的家眷也是不太合这江淮的水土,就和大人的家眷一同启程,放在大帅那里,也是放心。”

两人对视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方才的少许不快,都已经是烟消云散。

京师的兵部衙门在正月十八那天,已经有人在那里值守了,陈新甲作为尚书,难得的在元宵刚过就来部内催促,一项项事务布置了下去。

本来那松山之败之后,知道底细究竟的兵部那些官吏们,心中对这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有点鄙视,不过这一年年的,兵部尚书、侍郎的位置上也是走马灯一样的换人,做这个位置的都好像是草包一般。

谁在这位置上,都有一大堆的黑锅砸上来,天知道还能坐多久,这陈新甲想必也做不长了,朝廷里面的御史言官过完年也该行动起来。

兵部尚书这位置虽然是不好做,但却是和皇帝最亲近的位置之一,想做的人可当真不少,有这些人顶着,陈新甲想要坐稳都难。

有人想要看热闹,不过也有淡薄的,兵部的主事位置有的是肥的流油,有的则是清苦异常,想贪墨都没有下手的机会。

这林主事就是在兵部衙门里面管理文档文书的,都知道他家是蓟镇出身,爹娘早就去了,他和老婆还有三个孩子在京师,大明官吏的俸禄微薄,养着一家五口真是困难,这林主事从来不敢掺乎什么同僚之间的彼此交接饮宴。

大家也知道他日子清苦,也没有人去理会他,久而久之,这林主事在兵部衙门也是越来越另类孤单,所谓的穷衙门穷官,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