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风起微澜(第3/5页)

却没想到那些人躲进自己的庄子里,晚上还是被强人冲进去把人都揪出来,就那么堂而皇之的杀死在庄子边上。

孔嗣德一股寒意遍布四肢百骸,自从地窖出来之后就抑制不住颤抖,看着眼前这些尸体,更是感觉到浑身无力。

天气寒冷,尸体倒也没有腐坏,身上或多或少都是被撒着一些白色粉末,那些济宁州的衙役们围着尸体转了几圈,这些衙役可都是积年的老差役,对这些凶杀之事见多识广,一看这些尸体的伤口,就差不多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们说话也没有什么避讳的,却没有想到全被身边的孔嗣德听到清楚。

“看着茬口,应该是当兵下刀砍得,嗯,你看看这捆绑,可不是江湖的手段,老五,你快点,刚才咱们几个可是抽签的。”

一名差役弯腰强忍着恶心,伸出手指在那里白色的晶体上沾了下,放在嘴里舔了舔,立刻是呸呸猛吐几口,冲着边上的人吆喝道:

“是盐!!”

在哪里盯着的十几名衙役都是变了脸色,二话不说转头就走,孔嗣德的身边的一名亲随连忙的跟上,拽住一名衙役,那名衙役刚要开口喝骂,那亲随笑着把一块碎银子塞进差役的手中,低声的问道:

“请问这位差爷,刚才有人看见是盐,各位差爷,怎么不说一句话就走呢!”

那差役掂了掂手中的碎银子,这次是凑过去小声的说道:

“砍头撒盐,这是李大帅惩戒的手段,有时候荒山野地或者是不方便明正典刑的,盐贩子盐枭直接是砍了脑袋,身上撒上盐,兄弟,这件事情还是少掺和为妙!!”

听到这个消息的衍圣公的二儿子孔嗣德,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恐惧,而是不能抑制的愤怒,他山东总兵李孟不过是一介武夫,居然敢这样对圣人后裔。千年传承、圣上册封的国公这般的行事。

这人眼中到底还有没有什么王法,还有没有把孔家放在眼中,从李孟的势力伸到济南和兖州之后,对孔府一直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的保持尊重。

这种态度,让孔府里面这些只知道在一方小天地之中安享富贵的世家子们以为李孟是惧怕他们家,这些人从生下来就被套上了圣人后裔的光环,注定一辈子富贵,而且比起其他的勋贵,他们还不受到改朝换代的影响。

孔家的这些子弟,很多都是在这种毫无风险的,安享富贵的环境中生老病死,十几代,几十代这么传下来,见识都是极为的浅薄,他们和孔三德那种在外打拼见多识广的人完全不同。

被孔府剥夺了文如商行主事人地位的孔三德,真是有些心灰意冷,索性是把全家搬到济宁靠着运河边上的别业中居住。

这次孔府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这位旁支的大胖子来说三道四了,孔府上下听到孔嗣德的陈述之后,从衍圣公到族中几个主事的长辈,都是愤怒异常,决意要给目无圣贤体统的鲁莽武夫一个教训。

尽管孔府震怒,可细想一想,想给李孟这武夫教训的手段还真是很少,总不可能动员孔府的家丁青壮,去找镇东将军李孟的胶州营去打上一架,那可就是把脖子送到别人的刀下去挨宰了。

有明一代,朝中的重臣,以把女儿嫁入孔府为荣,或者是娶孔府的女儿,毕竟这是全天下最太平长久的所在。

依靠这不断的联姻结亲,孔府虽然是安心在曲阜享受富贵,但在朝中也是有他的关系网和影响力。

最近向孔府提出联姻要求的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兵部尚书,正是替天子统管天下的大臣,岂不是正好对付这山东总兵李孟的。

衍圣公当即是修书一封,给这兵部尚书陈新甲,同时答允了这桩陈新甲的提亲,反正自己儿子不少,娶陈新甲的女儿也无所谓。

徐州的那些盐枭,实际上和孔府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或者说根本没有关系,这些人被砍头,孔府除却他们的二公子受到些惊吓,那个庄子的大门被破损几处之外,并没有什么损失。

但孔府中人之所以这么愤怒,要动用朝廷的关系来动一动山东总兵李孟,实际上就是看中了这私盐贩卖的利润。

财帛动人心,让人忘乎所以看不清形势的也是钱财和利益,这一次贩运私盐,仅仅是在滋阳城和曲阜城一带贩卖,还有给自家用,这就已经是一笔大财,如果能在整个兖州府贩卖的话,那又该有多少钱入账。

这钱来的太容易也太快,比起兼并土地布置规划,使用佃农耕种,要简单很多,从前没有接触这个私盐贩卖,孔府上下还不觉得如何,接触了这个大利之后,尽管才有一次,却实在是舍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