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 为渊驱鱼(第3/4页)

跪在地上的文武官员也不吭声,谁也不去理会陈敏是不是接旨谢恩,莫太监忍不住抬眼望去,却看见跪在第一排的太监陈敏,浑身颤抖的好像是筛糠一般,两只手臂拼命的撑着,好像是想要抬头,但却好像是头部有千斤重,根本抬不起来。

而跪在后面的山东文武官员,各个神色古怪,有的人直接是直起身来,朝前张望,来看这陈敏的热闹。

这山东到底还有没有规矩体面,官员怎么都这个模样,这是宣读圣旨的场合,怎么众人一点庄重也没有,莫太监皱眉刚要呵斥,却听见校场上的嗡嗡鼓噪的声音越来越大,莫太监心中一凛,到嘴边的话就没有出口。

跪在那里的山东总兵李孟,一直是不动声色,听着上面一直没有动静,也有些奇怪,抬头一看顿时是明白过来究竟,伸手拍了一下身边的陈敏,颤抖不停的陈敏身体好像是被雷击般,差点就瘫倒在木台上。

看到拍他的人是李孟,陈敏的脸色变得煞白,嘴唇都是颤抖起来,说的话都不成语调,上面宣读圣旨,还在等他去接旨,可陈敏先要顾得的是身边的总兵李孟,但不管是怎么镇静,他都是说不出话来,显然是惊吓的太过。

陈敏的这副窝囊模样,让李孟皱了皱眉头,淡然的说道:

“陈公公,谢恩吧,莫要让钦差久等,失了礼数……陈公公,不要发呆,谢恩吧!”

李孟说了一句,这陈敏根本没有什么反应,加重语气又说一句,陈敏才算是从惊骇中回过味来,颇为失礼的盯着李孟的脸看了会,这才是确定了对方并不是说反话,好歹镇定了些,这才是磕头谢恩。

莫太监看着陈敏谢恩,总算是松了口气,这传旨真是麻烦,怎么有种下不来台的感觉,好在接下来都是恩赏,是朝廷发银子,给钱的事情,想必大家不会有什么牢骚。

“……赏银八百两……”

本来对于太监陈敏的授官,下面的嗡嗡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但这“赏银八百两”的旨意一宣读出来,在经过那些大声复读的士兵们大喊,全场猛然是安静了下去,而台上跪在那里的官员,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校场上站立的那些士兵,每个人方才的激情澎湃,忠君爱国之心,都被这“八百两”的数目彻底的打消。

老营有不少士兵是没去打仗的,可他们都知道,胶州营差不多动员了四万人去河南和流贼的几十万人死战。

这四万人朝廷一共赏赐了八百两,就算是足色足量的银子,落到每个人手里才十几文钱,在胶州营,足饷的那些兵丁自然不必说,就连那些庄丁出身的,每天在军营中都是吃饱饭,这又是多少钱。

十几文,对于拼死作战的军兵来说,自己的性命自己每日辛苦的训练,就值这十几文钱吗。

一万五千名士兵,安静下来之后,都是不发一言,在下面死死的盯着木台上的宣旨太监,还是李大帅待我们亲厚啊!这朝廷下来的人真不是东西,完全不把我们的人命看在眼中。

从喧闹到安静,这个过程很迅速,莫太监本来注意力一直在面前的这些文武官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安静一下子吓到了,惶然的四处张望,却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山东巡抚颜继祖叹了一口气,把身子伏的更低,也不抬头,刚刚镇静下来的陈某身体又是颤抖起来。

周围这种安静,是李孟最希望得到的一种效果,不由得脸上浮起笑意,开口大声的说道:

“臣李孟谢主龙恩……”

场中仍然一片安静,此时已经是寒意颇重,莫太监却觉得背后一阵阵汗发出来,听到李孟谢恩,心中禁不住长出一口气,连忙把圣旨交给山东巡抚颜继祖,勉强说了几句鼓励恭喜的话语,急忙忙的走下木台。

那边有马车等待,山东方面对钦差的接待做的还算是到位,这校场的场面如此,自己还是不要在这里自寻没趣,快些走吧。

来这里接旨的官员,李孟系统内,除了几名送钦差回城的官员,其他人都是留了下来,颜继祖和陈敏那些人自然也是跟着回城,而且这陈敏还要被士兵们押回软禁他的院子里,看守的措施要更加的严密。

在钦差这些人离开之后,台下军兵的嗡嗡声又是大了起来,千总、把总们预先得到了吩咐,根本不去约束。

这微薄之极的赏赐已经是让下面的士兵怒气迸发,在那里低声的埋怨,小声的咒骂,李孟送完钦差,又是走回了木台的上面。

他不动声色的走到木台的前沿,扫视台下的军兵,被李孟目光看到的士卒们,都是安静了下来,这安静也是逐渐的传递了出去,没过多长时间,整个校场又是变得鸦雀无声,李孟没有发出什么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