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2/6页)

“闯王,曹大王,出事了,那李孟他……。”

话还没说完,李自成却挥手叫他停住,自己却慢条斯理的喝完了茶水,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再慢悠悠的说道:

“芳亮啊,大军统帅,要有自己的城府气度,有什么事情,不要这么咋咋呼呼的,你这么着急,也不急在这片刻,你省这么点时间,敌兵也打不过来,你顺口气,慢慢说清楚,多花得了什么。”

罗汝才也在旁边帮腔:“刘芳亮你个狗日的,咋唬什么,吓得老子都要噎到了,就算狗日的老天塌了,他一时半会也掉不下来,就算掉下来,也是老子个高先顶着,你小子急个俅啊。”

那汉子呆了一下,然后才弯下身来细细禀报,谁成想他刚说了一半,李自成和罗汝才却坐不住了,罗汝才蹭的一下跳了起来,直接把碗砸在地上,却溅了李自成一身的渣。

李自成本来也急着要站起来,被这么一溅,却把碗一放,再慢慢的站起身来,握住刘芳亮的手腕,说:“芳亮,咱们进去议议,你去召集诸将,军议吧。”

半个时辰以后,祠堂正厅里已经塞满了人,这里聚集的人,最小的也都是统帅数千人的大将,这一刻,却都鸦雀无声的盯着桌子上的地图,刚才刘芳亮已经把新的军情细细的说了一下。大家伙都是老军务了,这种事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芳亮所说的军情,其实还粗陋得很,但是老师傅瞒不住,大家从这一点,都看出了事态的紧急。

本来以为当面只有陈六的两万多杂七杂八的兵——胶州营的驻地,尘烟不起,士马不哗,让顺军大大的低估了当面兵力——大多还是靠不住的土豪,这样的破烂兵,呆在城市周边,还能守守土,让他拉出来野战,都怕他自己走跨了,更别说快速穿插几十里到涡河北岸这里待机了。谁成想,细作拼死传来的消息,却是李孟亲自统帅两万大军已经到了,还突然前出到了唯一可以展开大军的地方,抢占了有利地势。

如果闯军早些知道消息,以轻兵快速突进,快速度过涡河,占据要点,那就可以轻松的展开大军,在正面引住李孟的主力,再分兵从侧翼包抄。但闯军到底是扶老携幼,坛坛罐罐太多,新入伙的部伍也是良莠不齐,所以不得不谨慎进军。闯军的谨慎给他们耽误太多的时间,当前锋到达涡水南岸的时候,他们赫然发现,若是从胶州营的东面绕,则是距离南直隶边境太近,那边屯驻官兵的大队,为免侧翼有危险,而且水系相对复杂,大队人马穿越难免会被耽搁;要是从西面绕,开封城内的陈永福和杨文岳的兵马仍然颇有力量,如果在哪里走,侧翼也是不安全,有被开封城和柘城两边夹击的危险,而且一旦迂回,正面李孟可以依托河流抵抗,在两翼他则是处于完全的内线作战态势,可以轻易的利用便捷的道路迎头痛击疲惫的迂回部队。

不管如何绕,距离都有些远,还有被夹击的危险,现下的闯军成军不久,轻易分兵未必能指挥得如意。李自成和罗汝才思来想去,反复会商,还是只能在太康县沿着涡水而下,面对面和官军对碰。

大厅里的气氛很有些压抑,大家都没有预料到,李孟的动作如此神速,几日之内,居然从山东这么迅捷的调发了大军到归德,还这么快速的行军占据了战场,现在这样,等于是还没有展开的顺军,在行军状态就迎头碰了上去!兵再多,也要展开才行,而且兵越多,展开越麻烦。本来还以为山东兵马虽然有些精锐,毕竟不多,谁知居然大军调动如此之快,须知,这种大军,跑起来不散不乱,那就肯定是精锐之师了。现在主动权已经失去,大军何去何从,也需要上首的两位头领做个决策了。

一个青年耐不住大厅里沉闷的气氛,站起来大声说到:“父王,罗叔父,俺们现在统带数十万大军出来,那李孟不过是三四万兵马而已,山东兵马素来也没有什么战阵,虽然火器犀利一点,咱们也未必能让他们射着了。孩儿双喜愿请命,领一只兵,从上游渡河,抄袭掉他们的侧面,涡河水浅不及腰,父王和罗叔父正面击鼓而进,一举荡平不在话下。”

搭话的青年,是李自成的养子李双喜,也就是李过,是军中的新锐,不过带队以来,闯军所向披靡,他也没想过区区几万人,对大军能有什么阻碍。

这时却听祠堂口一声冷哼,原来是郝摇旗从前沿快马加鞭赶来回来,刚才在门外听到李双喜大言炎炎,他素来不喜欢这些年轻人,自己又在李孟手上吃过大亏,自然要表示表示。

他地位甚高,就算李双喜是闯王养子,也不用惧怕。他也不跟这些人搭话,径直落座,就跟李自成和曹操谈起了前线的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