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〇章 涡水北岸骑兵战(第2/6页)

现下来说,不管是闯军还是官军,甚至是关外的鞑子,所谓的探马侦骑,无非是轻骑兵的孤身行动,或者是两三人一队,深入敌境,勘察情况。他们的侦查,也更多的是靠经验,估测敌人的数量,记下大致的地形,而不能给指挥官提供很精确的信息。

胶州营的操典则要求在进行战前的战场遮断的时候,骑兵出动最少也要五十人一队,由副把总率领,同时要带上懂地图测绘的工兵军官,要对战场附近的地貌,作出粗略的记载和绘图。

即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但骑马走路能行动的道路也就是那几条,堵住必经之路和那些小路,就是万事大吉。

再说了,贾大山这些本地的土著,对有什么隐秘的道路,心里都是明白,地主武装率领的马队,基本上就是在家护院,出外为匪的恶棍,更是精通这个。

“所有出去的骑兵都得记住,凡是遇见流贼的探马,一律给我追上宰了,这探马的人头,一颗做两颗算,翻倍记功,不要怕跑得深,咱们是骑着马的,只要那探马没有跑回大营,就把脑袋拿来见我。”

陈六可是在马队的军官还有那些地主武装头目面前大大咧咧的下了命令,还有什么“咱们肯定是人多,你们要是让对方还能跑回大营,那也别骑着马丢人了。”

在李孟麾下的几名大将之中,这陈六是草莽气息最浓的一个,他在这里好像是强盗头子一样的呼喝着这些豫东大豪,不过人可能真的是有些犯贱的性子,那些地主武装反倒是觉得这位大人平易近人,哪儿像其他大人那样做作讲究。那翻倍的军功更是让人垂涎,来这不就是为了赚官身的吗?

人都是喜好占便宜,就连这博命的勾当也是如此,一听是翻倍,别说那些红了眼睛的地主武装,就连淮杨军和扬州军的骑兵们都是来了兴致。

在胶州营之中,你不用担心升迁,你要担心的是没有用来换取升迁的功勋。

一时间人人争先,就连贾大山的几个弟弟也带着家中的亲信家丁出去杀流贼探马,那些没马的地主武装四处找寻马匹,就是为了这里掺上一脚。

陈六布置命令的时候,比土豪还像是土豪,但他心里却颇为忐忑,眼下自己良莠不齐的三万多人马,和那五十万铺天盖地的闯军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多,自己虽然知道山东兵精,但是那闯王纵横河南,总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数量差得这么多,无论如何不能让对方判断明白自己的主力在什么地方。

最起码也不能让闯军了解这边的地形,只要是对这即将成为战场的地区少一份了解,那自己最起码多了一份把握。

闯军真正开始正规化,也就是最近这一年的时间,从前即便是去过某地,对某地的风物人情,地形军备,也仅仅是依靠在当地的熟人带路而已,而这些熟人,可做不到每个部队都配上一个,而且他们就算是本县的,也未必到过战场当地。到了战场上,指挥官总会发现一些没有预料过的地形。闯军应该没有来过归德,他们不了解这边的地形情况。

那陈六就要用骑兵遮蔽战场,让他们彻底的糊涂下去,或者尽可能的糊涂一段时间。

闯军的探马却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情况,在战前,探马的彼此窥探一般都是不会有什么争斗,大家都是孤身在外探察情况,见到之后也不会死命拼斗,能过去也就过去了,只要不碰见大队人马,还是很安全的。

谁想到是对方居然却一开始就大张旗鼓,第一天第二天闯营派出去的探马都是没有回来,第三天加派了人手,结果到了天黑的时候,才有一人带着箭伤回到了闯营,闯军的军官这才是知道对方的安排。

既然知道了,闯军马上是作出了应对,马上也是朝外派出一队队的骑兵,这已经不是什么互相打探消息,而是小股骑兵的互相劫杀。

几天之内,双方派出的骑兵逐渐的从小队变成大队,开始演变成千人左右的骑兵战斗,但闯营对归德府的兵力和布置,始终没有一个太清晰的了解。

这一日下午,涡水北岸的某处突然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伏击战,闯营骑兵差不多有五百多人,而被他们埋伏的也是将近五百人的骑兵队伍。

只是这队骑兵的成分比较杂。两百名胶州营的马队,还有些地主土豪的骑兵,这也是无奈之举,目前驻扎在归德府的这胶州营,骑兵的数量远远少于对面的闯军大部队,可地主土豪的骑兵大队作战根本没有什么章法。为了让他们按照胶州营既定的方略作战,只得是用这样掺杂的法子,但部队的战斗力也有影响,所以现在对闯军的骑兵队,只能是以阻挡为主,而不是从前的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