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八章 驱而不歼 反常为怪(第4/6页)

李孟则回到了营寨之中,倒不是急忙去休息,而是在营寨中还有更高的瞭望点,爬上营门附近的望楼,却发现上面有个人正在上面,李孟稍微一愣,那人已经是倒头便拜,战战兢兢的说道:

“大帅虎威,旗开得胜……”

定睛一看,却是山东巡抚颜继祖,想必方才的战争场面他都是看到了不少,李孟皱着眉头说道:

“颜大人,不管私下如何,文官总归是在武官之上,这次的山东兵马名义上您也是统领,何必做这样的姿态,莫非李某或者属下有什么难为大人的地方不成。”

这话说的倒也是实在,李孟跋扈归跋扈,却没有欺压或者逼迫颜继祖,双方面子上还都过得去。

不过看颜继祖的模样,却是面无血色,可额头上有汗渍在闪光,无比慌张的模样,李孟很是不解,也是懒得理会,走到望楼的边缘,举起了千里镜向骑兵追击的方向观察。

远处烟尘大起,郝摇旗所带着的马队早就已经跑远,剩下的都是闯营步卒,胶州营的马队跑的颇有章法,真是可以称得上不急不躁,几千骑兵押着马速,跟在敌军的后面,不紧不慢。

这状态与其说是杀敌,倒不如说是赶羊,给予乱军逃兵的压力并不大,但只要溃逃的流寇之中有聚集成队的迹象,马上就会有马队前突,坚决的把这队打散,骑兵本身的冲击已经是足够达到这目的。

千里镜的望远效果比起现代的望远镜差得太远,李孟上望楼之后也只是看个大概,加上烟尘漫天,也看不见什么。

李孟嘴角含笑,自言自语道:

“这些兔崽子,千万别忘了叮嘱。”

回头要下望楼,却发现山东巡抚颜继祖还是跪在那里,李孟有些火大,禁不住冷声说道:

“颜大人,军前就不必这些虚礼了,这么做,李某在大军将士面前如何自处,若是友军和地方上看到了……”

颜继祖抬起头,苦笑了一声,开口说道:

“李大人,颜某的双腿酸软,实在是站不起来,若有失礼莽撞,还望莫怪。”

听到对方这么回答,李孟哑然失笑,冲着下面吼了几嗓子,让名亲兵上来,他蹲下给颜继祖挪挪位置,颜继祖自嘲的笑道:

“昔日在京师,自觉得读万卷书,天下间有何怕,有何处去不得,今日一见这大军交战,只觉得心惊胆战,双腿发软,站立不住,真是惭愧,惭愧啊!”

颜继祖吏部都给事中下到地方上做巡抚,一直是在文官的序列中,来到山东之后,李孟这边压根不给他领兵作战的机会,连见到这样杀伐场面的机会都是没有,今日在望楼上居高临下,倒是看得格外真切。

那些血腥和死亡,实际上在他这个距离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声震天,一个人在这种军队面前,毫无用处,会感觉到被震撼,会感觉到极为的渺小,会产生小动物面对猛兽的感觉。

当然,颜继祖被震撼的地方是胶州营在战场上的表现,胶州营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大明官军绝对没有的。

不管怎么说,望楼上的这番笑谈,颜继祖却巧妙向李孟表达了一种低姿态……

胶州营的骑兵一直追出三十里,这才是收兵回营,郝摇旗所率领的兵马,除却马队还能抓得住之外,其余的步队都是溃散。

正在围攻开封的李自成大部,原以为形势大好,却突然发现东侧有了一个巨大的漏洞,两万余山东兵马正在虎视眈眈。

等到马队回营的时候,兰阳县的劳军使者也是赶到了军营,这兰阳县本就是开封府在黄河上的门户,李自成围攻开封城,这兰阳县从官吏到平民,各个都是战战兢兢,盼着官兵来解围,可又害怕官兵来。

河南的官军名声可都不怎么好,郝摇旗驱动大军赶来阻截李孟部,大摇大摆的经过兰阳县城,里面的官民都是绝望异常,还有那无赖地痞趁机鼓噪,城内更是混乱异常。

没人认为官军会有什么好下场,两军列阵合战,摊子未免大了些,兰阳县城墙上也能看见不少战况。

县令甚至打着要是郝摇旗大胜官军,自己是开门投降,还是守城死节的问题,不过据说现在已经有举人和世家子投进反贼之中,自己是不是没必要太坚持。

谁想到双方拉开来一打,城头上的人反应比起来在望楼上观战的颜继祖更为不堪,那山东巡抚好歹还是个见过世面的大人物,有些镇定之气,这兰阳县上的人目瞪口呆已经算是镇静的角色,更多的人都是听着外面的杀声,战战兢兢的趴在垛口后面,连看都不敢看,只顾得在那里求神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