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扶国之利 有意无意(第4/6页)

这种墙头草或者说是投机的行为,乃是从春秋战国之时就流传下来的智慧,很多世家大族眼中并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自己家族的延续和生存,这才是最高的目的。

现下,天下间共有三方势力,大明朝廷、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陕西乱民,还有关外的鞑子,那些有眼光的大族已经是开始投注,或者是为自家打算,但比起前朝不同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所率领的部众,那些破产、甚至是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们对于士绅地主的仇恨不可调和,和世家豪门之间完全是对立的,世家豪门自然不会去资助自己的仇敌。

所以,这关外的鞑子,虽然被众人嗤之为蛮夷,可很多人未雨绸缪的开始联系,方家虽然根基尚浅,但也是天下间有数的豪商,自然要考虑到这一点。

方大说完,他的父亲以及兄弟都没有反驳,反倒是若有所思,方老二捋着胡须沉吟说道:

“咱们家的盐在山西卖了也有年头了,高盛合卖给鞑子的盐货,还不是咱们家的共给,要不让连城去联系联系……”

方老三久在官场,还是有个立场的问题,总归是有些不认同,禁不住冷言冷语的说道:

“咱们家去,也就是捡个冷饭罢了,他高盛合在长芦,在陕西,就是在四川也能买到盐,大不了不和咱们方家做这个生意就是。”

方家老大刚要开口反驳,一直是皱眉听着的方老太爷侧身拍拍大儿子,开口说道:

“老大,你先坐着,老三说的也是有道理,眼下什么都说不明白,咱们方家去做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反倒是会被人当作冤大头!”

方家三子虽说都是嫡亲兄弟,可也有在父亲面前争强好胜的意思,毕竟方家这么大的基业,将来族长的位置是谁,可是个大事。

看着自己大哥三弟都是侃侃而谈,方老二一直没有出声,禁不住有些着急,此时场面稍微安静下来,当下开口说道:

“要花钱,还是把银子花在大明自己身上好吧,这个不是保险些?”

“二弟,咱们家在这些官身上花的钱还少吗,再撒银子,这些官也不会让他们记得咱们的好,反倒是胃口越大,觉得理所当然。”

被自家大哥一抢白,方老二顿时是有些急了,开口大声说道:

“花钱给鞑子,那还不如给李孟,这蛮子在齐河县那边不还是把鞑子打败了吗?”

刚刚谈起山东总兵李孟还都是咬牙切齿,这时候却突然提到了下注李孟,屋中众人愣了下,方老大哈哈大笑起来,方老三也是忍不住发笑,方老大嗤笑着说道:

“天下间那么多的公侯伯爵不选,藩王亲贵不选,却选他个山东总兵,这冤枉事何苦来,凭咱们方家的银钱,再扶一个总兵……再扶一个总督、督师出来又有何难……何必去找这个卑贱的军户……”

边说边笑,那方老二也是意识到自己的话问题,涨红了脸在那里嗫嚅着不出声,不过方老太爷却坐直了身体,眯着眼睛,神色变得极为郑重。

兄弟几个还在互相嘲笑争执,不知道是谁注意到方老太爷的神色,几个人都是停下交谈,专心的等着老太爷的决断,方老大和方家老三有些惊讶的对视一眼,心想,刚才老二那么异想天开的主意,莫非还有什么道理。

没过多久,方老太爷把眼睛睁开,神光湛然,若是看着眼神,压根不会觉得这是一名年过花甲的老人,就听到这位老者缓缓的说道:

“这个赌得……”

陪着老婆,孝顺长辈,等待着孩子的出世,这算是标准的天伦之乐,李孟在李家庄园里面呆的很快活。

胶州城是变得越来越冷清,老营的兵马不断开拔,而青州军驻防的部队也是逐渐的轮换过来,只有马队和亲兵营是和李孟一起开拔的,另外还有一营的老兵驻扎在李家庄园的旁边。

从胶州守备到山东总兵,李孟的角色变化,中枢的位置也要变化,胶州这么小的城池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李孟在这个时代本就是过客,对这里也不怎么留恋。

灵山卫所和逢猛镇大部分军属都是要搬迁到济南城中去,那周围有比胶州这边肥沃许多的田地,而且济南也是天下间有名的大城,城内城外的各种设施要比胶州强出太多了。

今后的胶州只是作为灵山盐场和灵山私港附近的中转站存在,灵山商行和八闽商行的几个大仓库也是设置在这里。

李孟对换防到胶州的青州军感觉到很满意,以往都是马罡镇守青州,赵能镇守登州,不够这次扩军换防之后,李孟却把二人颠倒了一下镇守的地方,马罡为分守登州参将,而赵能则是分守青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