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责任之内 新战心怯(第2/4页)

得到了命令之后,千总高科自然石不敢怠慢,连忙的聚齐兵马出发,胶州营各个部队的骡马数量很大,士兵们每日间都是进行战斗的训练,所以动员出发的速度要远远的超过同时期的其他部队。

而且这次出发较快的原因还有一个,不用考虑半路上粮秣给养的问题,那个请求的盐商已经是保证,半路上这些人的给养都由他来供给。

启程之后的第一天晚上,就在半路上的庄子休息,尽管盐商的派来领路的管事,很是热情的保证大军辛劳一天应该早些休息,至于半夜警戒值守的事情就交给庄子的庄丁和护院来负责就是。

这支部队里面除却各级军官之外,所有的士兵都是新兵,辛苦赶路一天之后,的确是有些撑不住了。

但这位高千总经过平乱不及时那件事情之后,做事却是愈发的守规矩起来,每到一地必须要按照操典派出哨兵和游动警卫,这都是铁打不动的规矩。结果还是派出了守卫的哨兵和警哨。

对于第一次出去征战的新兵们来说,这一天委实是太疲惫了,但到了晚上却兴奋的睡不着觉,半夜才沉沉的睡去。

这一晚上却没有什么事情了,很是安静,第二天清晨起来,各级军官都是吆喝着士兵们检查自己的装备和兵器,因为白日就要遭遇敌人了作战了。

按照那盐商派来带路的人说,被被围的破庙就是在海州和沭阳的官道边上,清早赶路,下午就可以到达了。

从高桥镇出发以后,这一路上来自山东的新兵们也是看到了路边的情况,相比于发生在山东的大灾,南直隶的情况却要好的很多,毕竟南直隶的水网密布,灌溉方面也简单的很,但看着却不比山东地方强多少。

山东如此大灾,南直隶淮北一带和山东接壤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可山东是综合调度人力物力抗灾,而淮北却无人过问,两淮盐商们甚至觉得灾害严重些也不是问题,两淮盐业所需要的人力比较大。

但华夏几千年,农民都是以田地为生,若不是种地活不下去,万万不会去做工赚钱糊口,这几年的大灾倒是把淮北的农民从田地上赶走,让他们去盐场做工。

所以胶州营淮北军的士兵们在沿路看到的田地大部分都已经被抛荒,人烟稀少,看着比山东地面上还要凋敝荒凉。

尽管各级军官们并没有说什么,可新兵们却看见了这一切,并且和山东进行比较,也是坚定了他们心中的信念。

海州因为盐业而富庶,而同样级别的沭阳县却很惨了,进入沭阳县地面之后,更是荒凉。

带路的那名盐商手下一直是奉承着带队的千总高科,同时许下了种种的好处,不过这种胶州营嫡系出身的人自然不会受这样的引诱。

“再走差不多三里路,就到那个山神庙了,这地方小的从前也来过,路边的一个小山包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建了个山神庙,也没什么香火,来往这边的路人倒是有时候会上去避雨之类的。”

听到这句话的高科点点头,开口问道:

“按说,你们海州那些有钱人势力这么大,怎么还会有你们本地的马贼来打主意!”

那名盐商手下神色有些不自然,尴尬的笑了笑,开口解释说道:

“这些马贼胆大包天,往往是淮北犯案之后,就跑到山东和河南去躲避,淮安府和徐州那边也无法缉拿,所以越发的猖狂。”

这番话说完之后,这名盐商手下觉得自己这番话可能有影射的意思,有些忐忑的看看身边的高科,却发现高科好像根本没有听进去这些话,在那里盯着前方的矮山。

尽管发现还有一定距离,却也能看见矮山下面聚集了大批的人马,骑马的战士山上山下来回的奔驰。

“全军加快脚步,小跑接近,距地五百步之后整队!!”

高科冲着身边的传令兵传下了命令,然后转身说道:

“想不到这些人居然能够支撑了这么久,还真是不容易啊!”

那名盐商的手下干笑了几声,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请求道:

“大人,前面这么凶险,小的我就不再向前了,就在这里静候大人凯旋了!”

高千总被这个人喋喋不休了快要两天,而且和马贼作战,带这个人实在是累赘,所以也没有什么异议,点点头,开始转到队伍的右侧开始带队前进。

尽管是官道上,但却见不到有什么行路的人,胶州营淮北军这一千余名士卒加紧脚步向前,声势可是不小。

但在那矮山周围攻打的马贼却根本不为所动,还是继续的围攻,看到这一幕的淮北军士卒见到这样的场面,心中都有些怒气涌动,这种被人轻视的感觉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特别是这些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