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信阳观兵 宁周谏财(第3/5页)

从开始筹备到李孟过来,那些青壮差不多也是训练了一个多月,李孟就是想要看看杨四这些人到底训练到了怎么样的程度。

外人看着杨四威风八面,已然有一地枭雄的架势,可杨四自己却知道,这几千青壮吃喝用度,兵器训练,甚至是带队的小头目,全部是由胶州营派来的人把持,自己在里面不过是被对方推出来做事的工具。

胶州营到底要做什么,这杨四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那实在是太可怕了,可既然做了就没有后悔的机会,自己的家眷老小都是被接到胶州去,美其名曰是照顾照看,实际上那就是人质,杨四也明白,即便自己不顾家眷想要逃跑,恐怕没有出这信阳镇,脑袋就先掉了。

但话说回来,杨四自从又被推上这海匪首领的位置,感觉和从前大不相同,几年前手下一两百人马,已然觉得威风无比,可这些日子统领这几千青壮,军法操练,那种感觉大不相同,再怎么傀儡,毕竟是首领,杨四又有些舍不得。

不过这日子每过一天,杨四对胶州营,对李孟的敬畏就加深一分,李孟轻描淡写开玩笑的一句话,落在杨四的耳朵里,就好像是雷鸣一般,只觉得心胆都要立刻粉碎,直接就是跪下磕头求饶。

这杨四当年也是见过血的亡命海盗,说是胆大包天之辈也不为过,但在李孟面前,这一切都是毫无踪影,烟消云散。

那句话确实是李孟的调侃,看见杨四跪下,李孟禁不住摇摇头,笑着说道:

“站起来吧,你如今也是统率几千海贼的大头领,莫要让人看见了笑话。”

听到这句话的语气轻松,杨四的心才安定下来,老老实实的站起来,李孟却转过头问站在身后的王海说道:

“方才你看着这几千人,感觉如何。”

本来王海是面无表情的背着手站在李孟身后,听见李孟开口,稍微沉吟下,脸上露出很轻蔑不屑的神情,冷冷的回答说道:

“回禀大人,当日间咱们灵山卫所有集市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唔……恐怕还比不上这般喧闹!”

王海的评价当真是不留一丝颜面,这话说完,站在李孟身后的有几个亲卫已经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边火盆的光线充足,周围颇为的明亮,要是眼神好些,还能看到杨四身后那几十名海匪打扮的人都是面有惭愧的模样,也有低下头去的。

看到王海脸上铁青一片,李孟笑着把头转过来,他明白王海为什么这般的愤怒,胶州营这次派到信阳镇来训练这些青壮的头目军官们,都是王海亲兵营里面抽调的,也算是王海的嫡系,亲兵营平日里面觉得自己是胶州营诸军之冠,精锐中的精锐,每个人去普通军中都可以做个小队甚至是把总的。

方才那几千人闹哄哄的过来,就好像是一团散沙,在那里拿着棍棒追打,大声吆喝的,就是现在站在杨四身后的这些人。

“呵呵,你们这些人也不要觉得惭愧,一些不服管教的青壮汉子,训练不到一个月,夜中行军,虽然混乱,却没有溃散,这也算是你们的成绩了。”

李孟笑着说道,他这句话说出来,众人的神色这才是平复了些,不过李孟所说的也的确是他心中所想,在信阳镇招募的这些青壮,还真是训练出些模样,李孟心中也是有些高兴,指着面前的杨四说道:

“你小子好造化,一进我胶州军中,就能统领几千人,你看看我身后这些儿郎,舍生忘死的拼了几年,还没有你这样的运气!”

听到李孟这话,杨四又是跪下,开口大声说道:

“全是总兵大人的恩典,小人能在大人麾下有个出身,光宗耀祖,小的就算是做牛做马也无法报答大人。”

既然被强行的绑到了胶州营的战车上,杨四心中所想只是,自己拼死拼活,到最后不要被对方丢弃,方才李孟的言语之中已经是隐约许给他出路,杨四心中激动,这次跪下谢恩,可真是出于内心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就是说明下一步要做什么,简单几句讲完,杨四他们就要回转信阳镇,临走的时候李孟笑着交待了句:

“今日看是这般模样,两月后,我再来看,希望不再看到几日的景象!”

杨四那边众人都是齐声的轰然答应,急忙的骑马回返信阳镇。第二天清晨,李孟和亲卫们也是早早的拔营离去,他们所在的这片空地实际上是杨四率领手下训练演武的所在,除却几十名头目之外,根本没有人知道李孟曾经率领人来过。

回到胶州之后,李孟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莱州知府同知周扬拟一封文书,去巡抚颜继祖那边催讨军饷粮秣,眼下胶州营除却扩军之外,最迫在眉睫的大事就是缺乏钱财用度,目前屯田田庄正在大幅度的吸纳各地流民,需要大批的粮食和金钱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