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草莽群像(第3/4页)

他们这么一闹,还在黄平手下的那些江湖草莽人士也都是心思不定,等到大军真是压过来,立刻是做了鸟兽散。

黄平那边狠话虽然是和这些江湖人撂下,但却也知道他们情报工作虽然凶险,可却关系到胶州营的生死存亡,既然已经是誓死效忠,那就算是死也要去了。

只是黄平和手下的那些胶州营出身的密探却把这些江湖草莽人士恨极,可他们也都是脑筋灵活的角色,心想日后胶州营怕也是要接重这些人,自己这口气也许就要这么忍一辈子了。

不过李孟做事素来是出人意料,等胶州营一安顿下来,马上是发出了惩罚令,除却黄平还顾全大局的劝了几句,幸存下来的那几个人都是心中大呼痛快,就算连黄平心底也是恨得咬牙切齿,自然不会坚持那虚情假意的劝说。

大军作战,胶州营的士卒那自然是强兵劲卒,对付这些江湖草莽那是有如砍瓜切菜一般,可此次至多也就算是地方上的清理治安的行动,而且胶州营的士兵虽然精良可数目却不多,募兵训练,所有人都是忙成了一锅粥,也顾不上这个。

五月募兵黄平虽然也挑选了许多合用之人,但这些人必须要在胶州营的正规军中训练一段时间,经过专门的挑选和筛检程序之后才能正式的加入,也是用不上的,而战后,战前那些探子里面剩下的人也就是十四个,那位去面见李孟的探子江显绰则是成了他的副手,靠这十四人去报复那些江湖凶徒,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胶州营的武装人员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武装盐丁,驻守各地关卡,运盐送盐的人员一直是武装盐丁来进行,武装盐丁开始的时候都是纯粹的军户子弟来担任,可以说是胶州营的前身。

到了后来,那些各地豪强大族的子弟成为了主要的组成人员,再有一部分确实不适合去正规军训练作战的老兵和老盐丁来担任大小头目,各个府县关卡道路驻扎的盐丁因为彼此的地缘关系互相制约监视,避免地方大族把持住胶州营的经济命脉,让他们互相的制约平衡这才是长久之道。

当日每家每户抽丁的时候,各个大家送到武装盐丁这边来的亲眷子弟很少是直系或者近支,都是旁系疏远的孩子,这些人在本家之中得不到什么发展的机会,来到这胶州营的盐丁队之中,都是想牢牢的把握住这个机会。

加上盐丁队中本就有这个抽取优秀的盐丁去补充胶州营的规定,而且盐丁队的小队、队副,队长之类的头衔拿到外面去也是响当当的名号,做到这个位置,就算是从前的族长家主也要客客气气的对待,也能做出出身地位。

而且那些做头目的老兵和老盐丁,知道自己不能打仗,对那些胶州营军队里面的同辈和晚辈却未免没有争胜比较的心思,有心把自己的手下训练的和那些军兵比比高下,再加上盐丁的考绩之中,盐务顺畅整肃是一方面,军事技能和面貌也是一方面,他们也要在山东各个驻扎设卡的地方轮换演习,只不过比起正规军要频率低些罢了。

所以各地的武装盐丁比起正规军的战力来,还真是差不了多少,相差的是武器装备,随时改进的训练方法,还有实战的经验罢了。

李孟已经是下达了报复的命令,那么黄平就要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去执行这件事,武装盐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而且这些本地大族的子弟,对地方上的了解,和各地地主士绅打交道的方法,都是要比胶州营的士兵,甚至是要比黄平从前那些探子好用的多。

这清除报复的事情一发动,效果立刻是显现出来,散落在各地的江湖人士本就是稀少,大股的早就是在胶州营一遍遍的演习和清剿之中烟消云散,就这些稀少的江湖人士也知道风声不对,都是藏了起来。

但藏起来的这部分江湖人士怎么能比得过武装盐丁这些地头蛇,很多人甚至是直接被这些武装盐丁堵在了家中,在那些小说话本里面高来高去的人物们,在这些武装盐丁的列阵冲杀之下,被落花流水。

也有仓皇跑出来的,不过武装盐丁里面也有骑马盐丁这个编制,这些江湖人士就算是跑也跑不了多远。

混天龙周八喜本来躲在寿光一带,不过六月下旬的时候就觉得风声不对,周八喜倒是机敏了,有个风吹草动都是立刻警醒,提早朝着济南府境内跑去,结果他才跑了三天,武装盐丁已经找上门去了。

周八喜属于被黄平点名的人,谁让周八喜当日极为嚣张的说出了那句“胶州营也长远不了”,还曾经煽动一起的人哄散,真是让黄平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