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人要有兵须跋扈(第2/3页)

这么折腾已然是十天过去,众人都以为事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几名做主的头目决定把经过写成急报派人送到南京,让李孟做决断了。

这时候局势有变化了,登莱道柳清嵩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鲁南总兵官,左都督刘泽清修书给山东巡抚,指斥盐运司驻胶州巡检李孟勾结匪类,违犯朝廷盐务法令,扰乱地方平靖,朗朗乾坤,不能如此纵容,恳请地方务必查办云云。

刘福来虽说不在京师做秉笔太监,可南京镇守太监的名头也颇为的吓人,山东这些官员自然不会去傻乎乎的查办李孟,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索性是用上了官场最为精妙的招术——拖,同时把消息传递给胶州营那边,让李孟自己看着办吧。

不过除了胶州营内部,还没有人知道李孟此时正在南京,但是事情这么大,已经不是他们有权决定的事情了,当即是派出了加急快马,虽说盐丁们被从那两府赶了出去,可从前的关系还在,更不用说生意通达的文如商行。

结果虽然不能用朝廷的几百里加急的快马,却也是一路有快马可换,很快就到了南京城。

总兵官刘泽清是山东曹州人士,在孔有德登州之乱前,他就已经到了副总兵的位置上,山东河南的大小叛乱,有心人想要积累战功很是容易,而且这刘泽清有个讲究,坚决不离开本乡本土。

本地人在本地做地头蛇总归是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刘泽清也是兖州府和东昌府的土霸王,在孔有德之乱的时候,刘泽清因为攻入登州的大功,被朝廷下旨升为总兵官,左都督,加太子少师。

这个位置已经算是在山东的武官里面最高的了,而且刘泽清手下也有本乡本土的两万多兵马,也算是有官位有实权的实力派。这样的人突然对才是都司的李孟露出了敌意,并且发动攻击,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那名快马加急送信的队副脸色很是憔悴,在路上想必没有休息好,脸上的表情也是有些惶急,一名拥兵数万的总兵官对几千人的胶州营露出了敌意,作为胶州营系统一员的他自然是着急。

不过在屋中的刘太监和李孟却是神态笃定,丝毫没有紧张的意思,李孟听完之后,客气的对刘太监说道:

“伯父大人,家中有事,不能在这里陪您老人家,真是过意不去。”

刘太监笑眯眯的点点头,很是宽宏的开口笑着说道:

“你也是朝廷的官员,总不能陪着咱家这废人,早些回去才是正事。”

边上那队副一路上心急如焚,对山东的事情担心的要命,心里也在想李大人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李孟脾气那么暴躁,难免会大发脾气,心中一直是忐忑异常,把信笺给李大人的伯父看的时候,更是不安。

谁想到那位老太监看完之后,只是派人去找李孟,却不怎么着急,等自家大人回来了,听完具体的情况,也不过是皱皱眉头而已,都是没有太当回事。

看到了这些之后,这名胶州营的队副很是焦躁的心情,居然也变得渐渐的平复起来,觉得那件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被打败的不过是些新盐丁,而且吃了出其不意的亏,以为自己是官府的人,对方也是朝廷的兵,彼此之间不会有冲突。结果被对方下了狠手,吃了大亏。

要是驻扎在胶州的正牌胶州营上阵,肯定让对方倒霉,而且就算是驻扎在外面的新丁,若是有准备,也不会被人这么搞。

想着想着,这名队副心中的忐忑和焦躁都是烟消云散,心里面剩下的都是去吃的亏找回来的信心和豪气。

为将为官者,应对从容,就是所谓的官家气度,很是能给下面的人信心,李孟目前所做的就是如此。

何况他确实没什么害怕的,眼前就南京镇守太监这尊大神,小小的总兵官算个什么?

再说,李孟对自己手中的武力很有自信,既然是你主动挑衅,我这边自然要针锋相对,李孟不知道,不知不觉之间,他的心态已然是有些了变化。

让报信的那位队副下去休息,屋中又是剩下刘太监和李孟两个人,时间确实是有些晚了,老太监年纪大了,在那里打了个哈欠,靠在椅背上悠悠然的说道:

“李孟,咱家在山东那边的人手,报给这边的消息,说你在那边甚是恪守本份,保境安民啊。”

这话说的让李孟一阵苦笑,心想若是本份,那就不去贩运私盐了,不过和豫西那边的青盐生意中间有几道中转,应该不会有人发现其中的奥妙,李孟脸上的苦笑表情被刘太监看在眼中,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