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卫国公主(第2/3页)

后面的骑士,脸上也都消了血色,微微凝滞了一下,随即怒吼着纵马冲向前方,挥刀砍向罗大成。

罗大成擎刀低吼,身子如同猎豹一般,疾射向前,滴血战刀穿过漫天雨幕,凌空横斩,重重劈在一名骑士的脖颈上,霎时间斩断骨肉,头颅冲天飞起,鲜血自脖腔喷洒出来,溅得身周众人身上,到处都是血迹。

罗大成一脚踩在他的战马背上,纵身向前疾射,森然咬牙冷笑,手中战刀已然高高举起!

漫天大雨中,身材高大的粗犷男子翩若游龙一般,手中战刀挥舞处,洒出漫天寒光,霎时间将冲到他近前的骑士尽都笼罩在里面。

惨叫声震天而起,殿前司的侍卫们面对着劈面而来的迅猛刀光,还不及举刀相迎,便已要害中刀,仰天跌落马下,在深深的积水中,溅起大片水花。

暴雨之中,如游龙翔天,罗大成擎刀疾射,凌厉刀锋,重重地劈在敌人的脸上、颈间和胸膛上面。

在他面前的骑士,无人能挡得住他一招,纷纷中刀落马,惨叫声混着暴雨哗哗声,激烈地响了起来。

当他停下来,昂然立于最后一匹骏马背上时,那十余名前来斩杀他的骑士,大都被他一刀斩杀,余者也都受了致命伤,躺在积水中呻吟等死。

那名方大人看着自己亲信部下冲上去不过片刻,便已被人斩杀了十余名,不如惊怒至极,放声厉啸道:“贼子敢尔!”

悔恨如烈火般在心底燃起,早知这男子如此辣手,当初时或者就不如亮出殿前司的名头赶他离开,也免得多生枝节,导致他被逼急了拼命。现在自己部下死伤如此之多,就算办成了这件大事,只怕将来也要因此而受上司责备,再无面目去见同僚。

但事已至此,再将那两人赶走已是不可能,眼前此事无法善了,方大人也只能亲自出手,斩杀这两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了!

他双腿一挟,催马疾冲向道观大门,手中钢刀愤然举起,怒目圆睁,似要与罗大成狠狠火并一场。

在他的身上,罡气暴起,在雨水浇打下,现出淡淡微光,刀锋处刀罡射出,将一滴落下的雨水,斩为两半,碎裂空中。

一直紧闭的道观大门,突然打开,发出吱呀一声响。

一个道装少女站在门中,手提三尺青锋,冷然喝道:“方韬!他们都是过路人,与此事无关,放了他们!”

罗大成高高地站在马上,手握鲜血淋漓的战刀,正凝神聚力,要与敌奠一决生死,闻声疾回头看,刚好对上了一对清冷美丽的眸子,让他不由微微一呆。

那对眼睛,是如此明亮美丽,却又清冷至极,隐然若寒冰一般,似将心中一切柔情,俱都阻断在外面。

她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容貌清丽至极,似不在狄丽娘之下;还有清冷傲然气质,如冰山雪莲,一尘不染,又似雪中寒梅,迎霜傲雪,孤单寂寞中,偏偏却是那般的美丽清秀,动人至极。

在她的身上,穿着淡蓝色的道装,却是一名女道士。乌黑青丝如密云般盘于头上,结成道髻,站在门洞中央,隐约有几滴雨水洒落头上,散出淡淡光芒。

合体的道装衬托下,这花季少女的身材修长苗条,纤腰盈盈一握,曲线柔美至极。

在她的右手中,提着锋利的宝剑,散发着冷冽的光芒。在剑尖处,隐然有淡淡的光芒透出,却是微弱剑罡,自宝剑锋尖处凝聚。

一双清冷美目,向着门外一扫,看着雨水中散乱堆积的尸体,微微有些愕然,似是想不到会看到如此情景。

十几匹无主战马上,最远处的一匹上面高高地站着一个男子,手持战刀昂然而立,面容粗犷英俊,虽是颇有风霜之色,却又有着强烈的男子魅力,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微一失神之后,少女清冷目光从罗大成脸上扫过,转向纵马驰来的方大人,寒声喝道:“方韬,你率领这么多人,来此地做什么?”

罗大成听得怔住,这声音如此悦耳动听,清脆如黄鹂出谷,却偏带着无尽冰寒之意,正是方才隔墙听到的,那名观主的声音。

清虚观的观主,居然是如此年轻的少女,而且还有上百名殿前司侍卫前来围捕,为防走漏消息,还要杀过路人灭口——罗大成心念电转,忽然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历史上,曾被仁宗封为清虚灵照大师的……

在他的前方,方大人陡然勒马停步,眼中似要喷出怒火,狠狠瞪了罗大成几眼,方才压抑住怒气,拱手道:“臣奉皇太后之命,前来恭迎宸妃娘娘、卫国长公主回宫!”

在墙根处,半身水湿的包拯眼睛陡然亮了起来,隐隐现出兴奋好奇之意。而马背上站立的罗大成却是淡然冷笑:既然此人将这样重大的秘密说出来,那是决心杀人灭口,将自己二人在此彻底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