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云之南五代南诏大理国的沧桑变迁(第3/5页)

这个时候的高骈还算是员名将,不象后来胡闹,留下历史笑柄。咸通六年(公元 865年)七月,高骈简选五千精锐,在邕州(今广西南宁)大败林邑兵,数败南诏兵。酋龙不服气,再派杨缉思、范脆些、赵诺眉等将来战唐军。一年后,高骈在交州苦战南诏兵,连胜数阵,虏斩杨缉思等人,杀敌三万,重新收复安南。

酋龙在安南吃了一个大瘪,老实了一阵,不过酋龙性格活泼,根本坐不住,安南那边不能玩,那就去成都转转吧。酋龙曾经派清平官董成等人去成都见剑南西川节度使李福,董成奉酋龙意,想和唐朝以敌国礼相见,就是平等的国际法主体,李福当然不能答应,打了董成一通,关了禁闭。后来刘潼代李福主政西川,唐懿宗下诏释放董成等人,厚礼遣还。

酋龙还想探探唐朝的动静,派杨酋庆感谢唐朝放人,不过杨酋庆却被唐定边军节度使李师望给杀了。酋龙大喜,师出有名矣。唐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十月,酋龙倾国中精锐,自为督主,复破巂州,破犍为(今四川犍为),焚陵州(今四川仁寿)、荣州(今四川荣县),掠嘉州(今四川乐山)。南诏军以破竹之势,横扫川中,蜀人大恐,多入成都避兵锋。

成都虽是大城,但哪容得下如此难民,史载“阇里皆满,户所占地不得过一床,雨则冒箕盎自庇。城中井为竭,则共饮摩诃池,至争捽溺死者,或欻沙取滴饮之。死不能具棺,即共坎瘗。”西川节度使卢耽有点能耐,募勇士、厚赏赐,明军令、选贤能,造器甲,备战事,严阵以待。

唐咸通十一年(公元 870年)春,南诏军杀到成都城下,川中大震。酋龙命发起总攻,南诏军架梯四面冲城,呼号震野。城上唐军也不示弱,燃油浇之,烧杀南诏军。酋龙再令攻城,屡战不下,损失越来越大。成都是西南大镇,首望之区,岂能让南诏染指。唐懿宗派左神武将军颜师复为剑南东川节度大使,节制诸路。颜师复督军疾进,在新都(今四川新都)大败南诏军,蜀人数千自愿从军,操芟刀、执白梃随军山呼而战。酋龙再出数万马步军来战,幸好唐朝援军宋威部(也是名将)来到,里外合攻,南诏军再次惨败。

酋龙有些吃不消了,便向唐朝的宣谕通和使太仆卿支详请和,支详当然愿意,不过条件是酋龙先撤军。酋龙觉得不划算,又开始攻城。因唐援军已至,所以南诏攻城甚急,所有将校皆上前助攻。唐军已经猜测到援军来了,士气大振,出城大战,南诏军屡战不胜。酋龙知道成都是拿不下了,只好撤军。

成都富丽盛名于天下,酋龙这几年在川中转了几圈,对川中富庶有了切身的体会,对川中还是不死心。唐咸通十四年(公元 873年),酋龙孤注一掷,再发大兵入川发财。南诏兵攻下黎州(今四川汉源北)、雅州(今四川雅安),成都闻警再次大震。酋龙写信骗西川节度使牛丛,胡说什么准备入长安见圣驾,路过成都想讨杯酒吃。

牛丛听从部下建议,不从酋龙,并复书重责酋龙,这封信写的精彩绝伦,文墨极佳,略言:“诏王之祖,六诏最小夷也。天子录其勤,合六诏为一,俾附庸成都,名之以国,许子弟入太学,使习华风,今乃自绝王命。且雀蛇犬马,犹能报德,王乃不如虫鸟乎?我有十万亡命壮士,分万人为一军,尽受勇将节制。我有强弩、劲弓、越银刀,收牛马豕犬、米粟刍薪,清野坚壁。我十部骠卒,日出而战,日中而代,日昃而屯,月出复战,夜半则代,十日,汝必死矣!”

酋龙阅信冷笑:“姓牛的吹牛不上税,你就使劲吹吧!”率军攻到成都城下,可城外根本就无粮食可供浩大军需,酋龙只好四处抄掠,围城三天,撤去。不久,朝廷又遣天平军节度使高骈驻镇成都,高骈精简兵马五千余众,在大渡河大败南诏兵,虏斩其酋长五十人,唐军趁势将散居在川中的南诏军都打出了边界。酋龙越打越没脾气,只好向唐朝认罪。二十余年来,酋龙野心勃勃,想在西南干出一番大事业,没想到结果竟是如此?

酋龙越想越窝囊,气出一场大病来,唐乾符四年(公元 877年)初,酋龙病死,子隆舜立。隆舜年少即位,喜欢打猎饮宴,对军政大事不感兴趣,一体委诸朝臣,这也为后来郑氏废南诏埋下伏笔。隆舜自号“大封人”,古音中“封”和“邦”字音义相同,意即“大僰(读 bo)人”。

隆舜想与唐朝和亲,唐僖宗李儇本来同意,这时王仙芝、黄巢的农民大起义已经把唐朝折磨的不成体统,也不便让南诏再来找麻烦。可已经改任镇海军节度使的高骈不同意和亲,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也不同意,而宰相郑畋和卢携屡争不决,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