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吴越春秋百家姓第二位钱姓的创业史(第5/15页)

董昌知道钱鏐的厉害,不想招惹他,假装后悔状:“具美善心,我今悟矣。我会上表向朝廷谢罪的,公请回吧。”遂厚赠杭州军,把跟他胡闹的几个妖人送至杭州军营,钱鏐见董昌认错了,先斩妖人,然后回军杭州。董昌谋逆大事,钱鏐不敢隐瞒,把董昌称帝事飞报长安。唐昭宗大怒:“朕是天下共主,你董昌也敢来分羹?”拜钱镠为彭城郡王,浙东招讨使,去灭董昌。

钱镠想在乱世中活下来,就必须实行扩张政策,但北边的杨行密和西边的钟传都不好对付。寻思一遍,只有东面的董昌最好下口,董昌几斤几两钱镠再清楚不过了。钱鏐对董昌已经仁至义尽了,既然董昌不识趣,加上有皇帝的旨意,钱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消灭董昌。唐乾宁二年(公元 895年)六月,钱鏐派都知兵马使顾全武和王球去搞定董昌。

董昌还有点头脑,派人向杨行密和湖州刺史李师悦求救,杨行密也不想让钱镠在浙江坐大,出兵攻苏州,李师悦也来找茬。钱镠先让顾全武去对付李师悦,不能让李师悦这把悬在头上的菜刀掉下来,离杭州太近了。顾全武北上敲打了一下李师悦,李师悦老实了一些。杨行密大将安仁义准备率水军来抄钱镠,钱镠让都指挥许再思去防御淮南军,安仁义并不想和钱镠瑰玩真的,没敢过来。

北方边患相对减轻了许多,随后钱镠再派顾全武东进。顾全武是钱镠手中的王牌,而董昌方面只是徐珣、袁邠这干子菜鸟,乾宁三年(公元 896年)正月,顾全武、王求大败越州军,徐珣等人降了杭州军。顾全武率军进逼越州,在余姚(今浙江余姚)又扫掉了袁邠,接着就包围了越州城。

董昌对钱镠也知根知底,为了不影响城中的备战,董昌骗城中将士说钱镠的兵都是些柴货,没什么好怕的,并重赏三军,让他们死守。顾全武等人来到城下后,董昌竟然出钱“犒劳”杭州军,当然董昌觉得这年头当兵不就是图这点钱吗?只要肯放血,这些人就会为自己卖命。

董昌实在蠢到家了,钱镠还缺钱?当兵的早就让钱镠喂饱了,谁在乎这个?杭州军也缺德,先把钱收下,然后在城下灭了一支越州军,继续攻城。这回轮到董昌傻眼了,后悔不迭。

董昌这回算是真的后悔了,不想再当闭门皇帝,去掉帝号,请钱镠念及旧情放他一马。钱镠有这样傻吗?便骗董昌:“镠已经在陛下好里疏通好了,有诏免董公死罪,可以回到杭州养老,一切供奉由镠负责。”董昌真没脑子,也不琢磨真伪,就答应了。唐乾宁三年(公元 897年)五月,董昌开门放进顾全武,顾全武按照钱镠指示,把董昌骗上船说是去杭州享福,由副将吴璋护送,在半路上吴璋逼董昌跳水自尽。

董昌在想:钱镠以前是自己的家奴,现在可能要当钱镠的家奴,这面子如何下得来?痛呼数声,投河溺,随后吴璋将董昌家小三百多口全都给斩了。乾宁三年(公元 896年),钱镠尽有吴越之地,唐昭宗下诏拜钱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

朝廷这么给面子,钱鏐当然要上表感谢,钱鏐文才不怎么样,便让掌书记沈崧草谢表,沈崧文思泉涌,很快就草就。沈崧请罗隐给他审审,罗隐见沈文把浙江写的花团锦簇,极夸浙江富裕。罗隐直摇头:“两浙久遭兵火涂炭,万民困苦,日度不足,这表要是上去,朝中那帮大爷肯定伸手朝我们要钱,到时给是不给?我给改改吧。”罗隐略为改动,其中有两句最为知名:“天寒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送上长安。朝中执政看过此表,多大笑:“这肯定是罗丑写的。”

钱鏐在杭州如何,朝廷根本管不到,由钱鏐玩去。钱镠做的真绝,在越州这块新征服的土地上接受朝廷诏命,以此向世人证明:他,钱镠才是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然后风风光光的回到杭州,在老家招摇了一圈,让乡亲们看看,甚至还把小时候经常爬的一棵大树封为“衣锦将军”(跟刘崇封黄骝马有一比)。

孟子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可能是钱镠这些年太过顺风顺水了,孟子有些不高兴:“哼!我的名言怎么能不灵验?”所以钱镠也吃了点苦头。

天复二年(公元 902年)五月,钱镠受封越王,觉得还有必要再回老家显摆一下,又去找衣锦将军玩去了。这时钱镠手下的左右都指挥使许再思和徐绾起了异心,趁钱镠外出之际在杭州发动叛变,声势很大,叛兵攻打内城,钱镠之子钱传瑛率军死守,并派人突围到衣锦城向钱镠报信。钱镠大惊失色,杭州是自己的根本,哪能有失?率军回杭州,钱镠到底是个人物,让军队屯在城外,自己穿着便装混进城中,指挥三军抵御叛军。徐绾此时已经向杨行密的宣州(今安徽宣城)刺史田頵求援,田頵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