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荣廷:以武功鸣天下(第2/6页)
陆荣廷满怀爱国激情,投入了清军唐景崧的部队参加反法战争,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不久光复了镇南关,并攻克了越南几十个州县。但清政府在获胜的情况下反而屈膝求和,订立《中法和约》,遣散反法部队。陆荣廷等人集体跪在唐景崧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哀求留在军营,以免再受流离之苦,但唐景崧不敢违抗“圣旨”,仍将他们打发走了,所幸的是送给了他们一些枪支。
于是这些散兵游勇公推陆荣廷为首,继续在边境地带打击法国人,队伍也不断壮大,多达千人,陆荣廷为部下制定了“三不抢”原则:一不抢中国人,二不抢穷苦人,三不抢驻地附近的人。有一次他的几个部下抢劫了附近的越南人,陆荣廷告诫说:“我们在这里吃饭,就不要这里屙屎!”众弟兄哄堂大笑之后,此类事情再没有发生。由于纪律较好,陆荣廷等人被当地群众称为“义盗”。
清政府对这些“义盗”不放心,与法国人一起缉拿他们。中法战争后,苏元春被任命为龙州提督,镇守边疆,陆荣廷竟胆大包天,看上了他的坐骑,就在苏元春就职的当天晚上,陆荣廷潜入提督府盗马,结果被当场捉住。苏元春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义盗”,拍着腰刀说:“你为何不偷别人的马,而偏偏偷我提督的马,你不知这要犯杀头之罪吗?”陆荣廷面无惧色,从容答道:“别人只有一匹马,偷了他就一无所有了,提督老爷的马成群,你何必为了一匹马而大动干戈!”苏元春也真的觉得杀了一个盗马贼有失体面,就把他放了。
陆荣廷等人最大的一次战果是打死法军官兵22人,活捉1人。陆荣廷用铁丝穿透这个俘虏的鼻孔,牵着他到水口附近一位战死的得力部下的墓前,然后将之砍头祭奠,围观的人群无不拍手称快。事后,法国驻越南总督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法文如下:
纪念被陆亚宋突然杀害的23位多威大卫部队。1892.8.23。
陆荣廷本人生前常常不无得意地对家人讲起他痛击法军的故事。曾经是陆荣廷旧部、后来取代陆氏统治广西的新桂系首领李宗仁,在《我与中国》一书中,对陆荣廷在越南打击法国人的活动也有生动描述。
陆氏本是一位重义气、有领导天才的人物,逼上梁山之后,不久就成为盗魁。率领喽啰百数十人,打家劫舍,出没于中越边境。不过,陆氏之作强盗却专以抢法国人和越南人为务,而中、法两国官兵对他竟无可奈何。据说有一次官居“七划”(所谓“七划”是法国军官袖口上所绣金色条纹的数目,中国乡民遂以此称呼法军的指挥官)亲自出马来追剿陆氏,追到崎岖的山路中,忽见枝干上贴着一字条,原来是陆氏所留,上说:如你不停止前进,将有杀身之祸。今先示小技,射你的右臂而不伤骨。这“七划”方将条子看完,忽然山林内一声枪响,“七划”果然受伤如条子所写,丝毫不差。“七划”大惊失色,遂不敢再向山中搜索,沮丧而返。
据陆荣廷的女婿马逵和媳妇刘可斐回忆:这个“七划”就是法国元帅霞飞将军,当时不是写字条,而是双方喊话,陆作此言,霞飞不服,先开枪击伤陆肩,还枪亦伤其肩,双方撤退。
神枪手比武招亲
陆荣廷的看家本领是枪法异常的准,这也是他成为山大王乃至后来成为广西都督的法宝之一。在中越边境与法国人周旋时,他便已初露锋芒。有人说他的枪法之所以神,是因为他生就一双阴阳眼,一大一小,自然瞄得准,而且夜间还能看到十丈以外的目标。这其实都是无稽之谈,陆荣廷成为神枪手,全在于苦练。
陆荣廷在哪儿安家哪儿就有靶场,每天起床以后至少要练3枪,风雨无阻,直到他垂死之前拿不动枪为止。他本人以身作则,同时要求家人无论男女都要学习他。还定下规矩每周进行一次射击比赛,射中靶心的奖给5块大洋,未射中的则罚下厨3天。陆荣廷本人后来打枪几乎不用瞄准,全凭感觉,随手一甩,目标应声而倒。
陆荣廷讨袁时,部下沿土路前进,他自己则带领一帮亲兵乘船顺河而下。途中忽见岸上有一妇女红装素裹,肩挑两个盛酒竹筒,走起路来,腰肢扭动,左摇右摆。看着看着,陆荣廷心没动,手却先痒起来,拔出腰间的六响手枪,手腕一抖,只听两声脆响,那两个竹筒里的酒便顺着弹孔哗哗流出。
那妇女吓得扔下扁担,连滚带爬地向前逃跑。陆荣廷即令停船靠岸,掏出5块大洋交给勤务兵,让他赔偿妇女的酒钱。那妇女见有人来追,以为歹徒逼奸,更吓得魂不附体,跪下求饶。哪知勤务兵客客气气地对她说:“我们老帅一时高兴,试试枪法,打坏你的酒筒,这些钱足够赔偿你了,对不住大嫂,请原谅!”那妇女这才如梦方醒,破涕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