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江淮风云(二)(第2/3页)

但赵严本人却十分清醒,他以一个从五品的长史掌握了从三品的上郡刺史权力近一年,这无论如何是件极为不正常的事,而且在江淮势力强大的楚家却保持沉默,那是因为楚家推荐淮阴郡刺史韩修改任广陵郡刺史一直得不到朝廷批准的缘故,一旦时机成熟,楚家必然会对自己下手。

恰逢此时,朝中便传来了张焕归宗李氏并任监国的消息,而楚家却和朝廷发生了对立,于公于私,赵严的选择都不可能是偏向楚家。

赵严走上前先向杜梅拱手见礼,“在下赵严,欢迎杜判官来广陵。”

对方与自己都督的关系特殊,杜梅倒不敢在他面前摆架子,他连忙回礼道:“我一路而来,听赵使君的事迹多矣!今日一见,杜梅不胜荣幸。”

赵严只是淡淡一笑,他随即吩咐老家人道:“泉叔,你到门口去看一看,看那几个可疑之人还在外面吗?”

杜梅吓了一跳,“怎么!连刺史府也被监视了吗?”

“楚行水知道我与张焕的关系,他怎么可能不防我几分,不过杜判官请放心,既进了我府中,我就可保你无恙。”说到这,赵严一摆手笑道:“杜判官请到我书房一叙!”

“请!”

杜梅跟随着赵严,快步向他的书房走去。

……

淮阴郡盐城县以北八十里,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正疾速向南推进,漫天的星光下,俨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在白茫茫的一眼望不见边际的盐碱滩上向南奔流。

这支军队主要以骑兵为主,并夹杂着近百辆霹雳车,他们就是曾在安西歼灭吐蕃军与大食军的主力部队,不久前又是这支军队在河北率先击溃了契丹人骑兵,他们是张焕四十万大军之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清一色配备了从大食军中缴获的阿拉伯马,长槊、横刀、钢弩、固甲再加上高超的骑术、勇猛的作战气势以及丰富的战斗经验,使得这支军队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这样的军队张焕当然是要牢牢握在手中,此刻,我们监国大人就如同他在安西一般,顶盔贯甲,随大军一同南进。

张焕是在三天前抵达彭郡,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王思雨手中接过了指挥权,他同时也分兵三路,命曹汉臣走西线,率两万军从濠州南下,又命王思雨为中路大将,率三万军从临淮渡淮水,以牵制楚家的主力,他自己则亲率这三万精锐走盐城,他之所以走盐城,是因为斥候探得情报,盐城一带驻扎有楚家的两万军队,主将正是他一直所担心的李师道,而这两万军中有一万人就是从前李师道的濮阳军。

张焕并不担心楚家有什么抵抗的决心,他是担心李师道会不会利用这次楚家抵触朝廷的机会,以实现他的个人野心,一旦江淮落入李师道的手中,就等于大唐被斩掉了一条腿,不能给李师道任何机会,这就是张焕毫不犹豫挥师南下的原因。

数骑斥候迎着大军急速逆行,四蹄奔腾、马尾飞扬,仿佛行云流水一般,片刻,斥候便在中军找到了都督,一名校尉在马上行一军礼道:“启禀都督,李师道部驻扎在盐城县西五里,据此约六十里,他们现在尚无撤退的迹象,我们又沿路探查,也没有发现可供埋伏的地方。”

张焕点了点头,他抬头仰望星空,深蓝色的夜空中繁星璀璨,离天亮至少还有四个时辰,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天不亮就可以抵达盐城,张焕毫不犹豫地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再行四十里休息!”

……

盐城县也就是今天江苏盐城一带,在唐朝时,这里常被海水漫灌,在盐城以东皆是大片的盐碱湿地,寸草不生,人烟也极为稀少,数十年前偶然还有些稀疏的村落,村民靠晒盐为生,自从肃宗时开始实行盐业专卖后,就不再允许私人晒盐,大量的盐民被迫南迁,盐城地区的人口也就更加稀少,经常是行数十里也看不见一户人家。

而盐城县是方圆数百里唯一的一个县城,仅千余户人家,大多是靠给官府晒盐维持生计,但此刻盐城县却驻扎了近二万楚家的大军,以防御张焕的军队从东面突破。

正如陇右军的斥候所探,指挥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李师道,他所驻军的位置确实是盐城县西五里,但有一点张焕却没有想到,楚行水最早部署李师道驻军的地方是盐城以西约三百里的安宜县,那里是漕河的必经之地,但李师道却在五天前向楚行水假传消息,在盐城一带发现陇右军的斥候,陇右军极可能会从沿海南下,这就迫使楚行水改变了军队部署,同意他转到盐城一带驻军,事实上李师道的真正是不想碰到张焕的大军,保存自己的两万军队,以作为他东山再起的本钱。

不过李师道也没有料到,张焕对他的兴趣远比楚家大得多,就不知道等他明白这一点后是感到荣幸还是苦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