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顺治皇帝的欲海人生(第6/10页)

缺少了这些东西,小顺治就称不上一个男人,甚至连一个人都称不上。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的,对于由别人替自己构筑好的安乐窝,自古以来就一个态度:不承认!顺治皇帝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叛逆的时代姗姗来迟,在小顺治17岁那一年,他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决定:离婚,让表妹皇后滚远远的去!

"为啥呀?"可想而知,当孝庄太后听到儿子的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何等的吃惊、何等的诧异,"难道你表妹不漂亮吗?"

第46节:儿子大了不由娘(2)

"不,表妹模样还挺耐看的,而且心灵手巧……"小顺治嗫嚅回答,"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

"那为啥你不和你表妹好了呢?"孝庄更不明白了。

"因为……她老是不让我睡别的女人……"小顺治悲愤地控诉道。

"……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这就是小顺治在《孝献端敬皇后行状》中,对表妹的愤怒控诉。

这话恰巧被天天在宫里乱转的洋鬼子汤若望听到了,于是这洋鬼子嘎嘎怪笑着说:"……这个小顺治啊,真是个原始人啊,他的肉感肉欲的性痴,尤其而特别的发达……"

小顺治这个观点,搁在现在文明社会,哪个男人敢说出来,铁定会被老婆把他的脑瓜打开瓢。但帝王思想却是一种极度扭曲的观念,而小顺治的思维扭曲得更是反常,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的儿子,屁事不懂就成了皇帝,除了在多尔衮时代,其人格形成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性矫正"之外,基本上来说,他就好比大野地里的杂草,全然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成长,遂性所为,为所欲为,而这正是帝王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一个扭曲的世界里,正常的思维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孝庄叹息说:"花喜鹊,尾巴长,儿子大了不要娘……既然你不乐意睡表妹,那娘再给你换一个,就换你表妹的侄女如何?"

表妹的侄女?说明白了不就是小顺治的侄女儿吗?看孝庄这脑子,我们就明白小顺治的脑子为何不正常了。于是皇后博尔济吉特被废黜,打入冷宫,时年17岁。她的小侄女绰尔济·博尔济吉特跑进宫里,于是这一家子的生活状况,愈发混乱不堪了。

第47节:人生第一条跑道

人生第一条跑道

废黜表妹皇后的战役,看起来是小顺治赢了,可实际上他输得极惨。

表面上,皇太后孝庄从谏如流,你要求废皇后,那咱们就废皇后。可皇后废了之后,皇后的侄女又成了皇后,连名字都叫博尔济吉特。这是孝庄柔韧的政治手腕使然,女人吗,就是需要这种智慧,任何时候不跟男人争,不跟男人斗,退一步而绕回来,让男人彻底答应自己的要求,还觉得自己特有面子。这一招,用在多尔衮身上是奏效的,但是用在小顺治身上,那就开错了药方。

为啥呢?因为,多尔衮是一个人格已然成熟的成年人,中国的成年人是讲究面子的,里子可以不要,肚皮里可以满是草料,但表面上,却绝不能让别人小看。所以男人一旦有了面子,原则也就放弃了,女人要什么,就给什么……看看多尔衮,连无限江山都给了孝庄,这就是男人。

但小顺治不是男人,他是男孩!男孩与男人的区别,就在于独立人格形成与否。这时候的小顺治,是通过向外界权威的挑战,以期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孝庄跟儿子大吵一架,事情反倒好办了,但是孝庄以退为进,小顺治面子是有了,可人格没有形成,这就让他更加地茫然而无法适应。

小顺治这都17岁了,还不让人家形成独立的人格,孝庄也太不懂青春期心理学了。然而人格总归是形成的,不形成,人就不能称其为人,所以小顺治只能向母亲的权威,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这一次是咋个攻击法呢?

看着淘气的小侄女皇后满皇宫乱窜,小顺治心里那个窝火啊:再废一次皇后?没用的,老妈家里有的是博尔济吉特,你废一个她再给你送一个来,绝不会缺货的。"有没有一个干脆利索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解决掉这些博尔济吉特,以便形成自己的人格呢?"小顺治想。

正想之间,小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带着自己的爱妃董鄂氏跑来了。说起这董鄂氏,史书上说,此女长得花容月貌,粉靥微红,似芙蓉出水,黛眉凝翠;若仙女下凡,齿如编贝,发似堆云……史书上还说,此女乃清初第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六宫粉黛,无一与匹……照这么个说法,难道孝庄给儿子送进宫里的,都是柴禾妞、龅牙妹、秃头女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