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第4/7页)

为娘这一生,追求过许多东西。有得到的,也有没得到的。诚然如你所说,得到了就未必真的开心和幸福。其中这个永不言弃不断争取的过程,本就是快乐的。你跟我是如此之像。因此,我们娘俩都将是活得最精彩的,不枉人生一世。”

“是地,娘。”太平公主笑得淡然又恬静,举起杯来,“娘,女儿和腹中的外孙一起敬你一杯。感谢你生了我,育了我,让我来到了这个人世活得如此精彩。我感激你,我、我……我真的很爱你!”

两行清泪,便从她的眼睑流了下来。

武则天浑身轻轻一颤,慢慢拿起一杯酒来,凝视着太平公主,又看了几眼刘冕,缓缓点头:“小芽儿,你会比你娘更幸福。”

母女对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这是刘冕第一次听到武则天叫太平公主的小名。这个乳名,本是高宗皇帝给太平公主取的。此时,她似乎又该想到了什么?

太平公主哭了,哭得像个孩子,扑倒在刘冕的肩膀上。

武则天拧下眉头眼睛微眯,好似也在极力地忍着什么。

宴席一度中断,武则天也起身更了一回衣。趁这当儿,刘冕也将太平公主劝慰下来,终是让她没再哭泣。

武则天再度回来,众人把盏数旬,她再将话题扭转到之前:“其实立储,既是国事天下事,也是我皇族家事。我们一家人,就该同气连枝统一意见,相互辅助共为犄角。这天下都是我们一家的,我自己自己人都不齐心,谈何驾驭天下呢?”

“母亲所言即是。”刘冕等人自然恭维与应合。

“唔……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也算是想清楚了。”武则天略着头,若有所思似在自言自语,“便如太平所说,有些事情想得太多反而无从决断,返璞归真未尝不是大智大勇——贤儿!”

李贤浑身一颤急忙站起身来拱手而拜:“孩儿在!”

“你来当太子吧!”

……

第二天的朝会,皇帝便宣布了这件大事——立潞王贤为东宫太子,不日便回神都举行加冕仪式。

其实现在,谁当太子对刘冕来说已然不重要了。

不管是谁,只要他进了东宫,刘冕的地位都丝毫不受影响。立李贤为太子,无便是武则天和刘冕之间达成最终契合同盟的最佳局面。

原因和理由,似乎无须过多的解释了。值得一提的是,狄仁杰等重臣也曾在大非川大捷后,立场鲜明的站出来强烈建议皇帝明立储君——而且力挺潞王李贤。

此一时彼一时。这在早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象地。当时不管是谁,都没这个胆量向皇帝进这样的谏言。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可是大非川一役后,朝堂格局斗然变得分明,一直没有任何动作也潜于众人视线之外的李贤,就如同大浪淘沙风吹尽,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

这一切,就是包括武则天与刘冕在内、所有的人在时局这块大棋盘上进行博奕,从而得出的结果。

与其说是武则天选择了李贤,还不如说是悄然改变地历史,选择了李贤。

而刘冕,就是推动历史发生改变的那一根金手指。

可是这位重要的金手指人物刘冕,现在所要忙碌的,便是他与太平公主的婚事了。

皇帝要嫁女,这当然不能含糊。加上要娶皇帝之女地刘冕也非等闲,自然要将它办成天下第一等的盛事。大周刚刚经历地战乱国库空虚,刘冕与太平公主便私下掏钱,筹办这一场旷世地婚礼。

们地钱也多得花不完,也没什么地方可花了。

婚期定在年末。到那时,太平公主也该生下了孩子恢复了身体。当然,以太平公主的身份,她只能做刘冕地正妻。最先入嫁的慈安郡主是太平公主的妹子,很自然的被‘贬’为了平妻。

这些都是家事了,刘冕丝毫不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影响到自己家庭的和谐。一来黎歌心胸宽广从不在乎这些,而来自己这个大家庭,也不是世俗的普通地大唐家庭,全没有什么阶级等级之分。出了门,刘冕是一家之主,太平公主高贵无人可及是主母。可是回到了家里,刘冕这个家主说不定就要被几个女人合起来欺负,太平公主这个后进门儿的老婆,也要乖乖的心甘情愿的给公公刘担茶倒水,和黎歌她们打成一片全无尊卑可言。

这似乎还真是太平公主奢望中的梦想中的生活。她就是想过这样的日子。

数日后,皇帝返京准备为太子李贤进行加冠典礼。刘冕与太平公主带上了上官婉儿与洛云,也一路随行。

加冠典礼上,刘冕与狄仁杰这一文一武担任了左右司仪,意义自然非凡。颠沛流离又沉寂了数年地李贤,一夜之间咸鱼翻身成了东宫之主。就在典礼仪式上,李贤宣誓效忠皇帝尊重武氏,立下了绝不伤害武氏一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