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风卷残云(第2/3页)

“太后,是何喜报?!”数名大臣一起来问。

“天佑大唐,降下刘冕此等奇才!!”武则天突然放声哈哈地大笑,快步走回珠帘后用力一拍桌几,“吐蕃使团一案,已然真相大白!此系突厥亚汗阿史那默啜设计堪害,并将刘冕俘虏到了突厥意图劝降。*****刘冕身在敌营宠辱不敢其节,智勇并用逃回大唐并且马上返回兰州前线。不仅如此,他孤身一人深入敌营,劝得吐蕃大将论弓仁率众来降!”

“啊!----”一片惊呼四起,金銮殿上炸开了锅。

上官婉儿双手捂着胸口。仿佛生怕那颗心从胸膛里跳出来一般。闭上了眼睛,嘴着嘴唇,眼角却不经意地流下一丝眼泪。

“论弓仁麾下的十万昆仑铁骑,已经分崩离析。其中有三万余精锐已经投效大唐暂时归由刘冕右卫麾下统领。”武则天大喜过望朗声的说道,“奇迹!这真是旷古罕有的奇迹!一场兵灾转眼挥化于无形,还让大唐平添了将帅之才与虎狼之师!”

金銮殿下,黑齿常之重重一拍胸口,仰面朝天长吁了一口气:“此,真乃天佑良善、天佑大唐!”

武三思的脸已经白了,低着头。眼睛滴溜溜的转,额角渗出一阵冷汗来。

狄仁杰平声静气地站在班列之中。瞟了一眼武三思,微然一笑智珠在握。

武则天也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和兴奋了,她扬着手中的奏折大声道:“不仅如此。在论弓仁归顺大唐以后,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也无心再来滋事,乖乖的退回了高原并派使者前来请和。如今,魏元忠留兵镇守兰州以防有变,刘冕与论弓仁率领右卫与吐蕃降兵,北上丰州镇劾阴谋算计我们的突厥人!----兰州一役,我大唐未动一刀一枪,未费一兵一卒。尽得全胜!魏元忠、刘冕,居功至伟,该当重赏!”

“太后英明!”沉寂了许久地狄仁杰,不急不忙的站了出来,拱手一拜道,“右卫大将军刘冕义薄云天赤胆忠心。*****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真乃社稷之臣、天下之臣。然,此前地吐蕃使团一案,就未必真的真相大白了。”

狄仁杰此言一出,刚刚还热闹非凡地金銮殿突然一下冷却下来变得鸭雀无声。

武则天也心头震了一震,放下手中奏折道:“狄怀英,使团一案魏元忠与刘冕已经上表来说得清楚了。这就是突厥人地阴谋嫁祸与挑拨离间。莫非这其中还有何隐情?”

“当然有。”狄仁杰重重的应了一声,举目看向朝堂之中。

武三思一脸刷白怒目瞪着狄仁杰,恨不能活吞了他。

正当此时,殿外再度传来一声长唤:“报----太平公主殿外求见!”

“咦!----”又一片惊咦之声响了起来。太平公主虽然受宠,但还从来没有在朝堂之上正式地出席。今天这是怎么了?当真要整个惊天动地呀!

武则天眉头一皱:“她来做甚?宣她进来!”

太平公主一身盛装昂然阔步走了进来,先行见过了礼“回太后。儿臣今日前来。是受狄公之邀为一件案子联名上奏。”太平公主施礼拜下。转而对狄仁杰道,“狄公。就请你发话吧!”

“是,公主殿下。”狄仁杰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启奏太后,微臣身为阁部枢要与殿中侍御史,奉旨查办吐蕃使团一案。如今案情真相大白,微臣请命弹劾此案相干嫌犯三人!”

众人一片惊呼,武三思浑身发颤,脸上冷汗直流。****“何三人?”武则天面色冷峻,沉声问道。

“微臣要弹劾的,是魏王武承嗣、会稽王武攸暨、文昌左丞周兴!”狄仁杰义正辞严,抑扬顿挫朗声道,“此三人,系吐蕃使团一案的重要案犯,罪责深重!”

武三思顿时闭上眼睛长吁一口气:还好,没有我!

太平公主马上跟着道:“太后圣听,狄公查办此案时儿臣全知事情始末原委。只因案中牵涉到驸马武攸暨……儿臣以为国事为大,他若当真犯事,儿臣也不得不大义灭亲。因此今日特意上得殿来请命母后,就请不必顾忌儿臣的颜面,命狄仁杰公正审礼此案!”

武则天的脸色已经变了,眼神也变得异常复杂。金銮殿下片死寂,无人再敢出声。

所有地眼光和注意力,全都凝聚到了武则天这里。

半晌后,武则天方才开口道:“国有国法,不容亵渎。不管是谁,如果当真干下了作奸犯科危机社稷之事。都要受到严厉惩处----擢狄仁杰为侍御史、行大理寺卿事,专司审理吐蕃使团一案----务必做到公正、严明、慎重!予会亲自过问审案地一切经过与结果。”

“太后英明!微臣领旨谢恩!”狄仁杰拜倒下来,连嗑了几个头。

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与黑齿常之等数人,一起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心中大慰。武三思身上直冒冷气不停的发抖,脸色一阵比一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