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惊天巨案(第2/3页)

“好!现在就走----去咸阳!”

刘冕和狄仁杰离开了公主府,上官婉儿也焦急的启程赶往洛阳而去。落得太平公主独自一人在房里来回的踱着步子,忐忑不安。

狄仁杰以西京留守的名义,征调了长安大理寺的一几名官员和一批寺役同行,赶往咸阳。趁狄仁杰办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冕赶回了右卫大营,调了五十名鬼龙兵带在身边,全副武装披挂上马,就在长安城外等着狄仁杰。

狄仁杰见到刘冕这副样子有点惊讶:“天官,你这是……”

“有备无患。谁知道我们过去会碰到什么呢?这五十人,可当五百人来用。”刘冕说道。“案发在西京境内,拱卫京师的右卫也是责无旁贷。区区五十人地兵力,在下还是有能力随意征调地----废话不说了。去咸阳吧!”

咸阳离长安仅数十里之遥,案发的驿站就在官道之旁。咸阳地方官员们为阻止此案向外传播造成恶劣影响,封锁了这一段官道,派人严密戒严驿所。

一路上刘冕与狄仁杰交谈,说出了自己心中地一些设想与推断。在实地堪察案发地点之前。刘冕猜测了一些这样的可能性。

像这样十几人地使团,要说有谁敢谋财害命那应该没什么可能的。现在可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两京之间就算偶有小偷小摸,但是大批的响马强盗那绝对没有地。能在一夜之间杀死二十余人,那绝对是有组织的谋杀。谁最有杀人动机呢?表面来看,刘冕的确是有嫌疑。因为他主战,而且想力阻黎歌嫁入吐蕃。杀了吐蕃使团的人,那两国势必交战。很轻松就能得出这样的推断。

但是。有杀人动机地,绝对不止刘冕一人。想陷害的刘冕地人,也同样肯备杀人的动机。但是,周兴那样的人,敢胆坏了国策、忤逆太后的旨意干这种事情吗?表面分析来看,他们似乎缺一点胆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嫌疑。

另外,想要吐蕃与大唐两国开战的,可不止刘冕一人。除他之外。还很多。这样一分析来,可能的嫌犯就更多了。这就需要实地堪察来推断了。

一行人到达驿馆时,这里被守得严密不透风。咸阳县所有能出动地衙役人马几乎全都调出来了。地方的官员们看到西京留守宰相与右卫大将军一起驾到,都有些诚惶诚恐,同时个个提心吊胆。毕竟自己治下的境内发生这样的惊天巨案,任谁也要胆战心惊。

刘冕和狄仁杰让自己带来的人在外面守着,二人在咸阳县的赵捕头的引领下,走进了驿馆的案发现场。

第一个发现现场的。是咸阳县地一名小吏。在今天清晨前来送补给物资时发现的。

刘冕久闻狄仁杰善长断案之名,此时也就不班门弄斧了。静静的在一旁听他问话。狄仁杰向那小吏和捕快详细的询问了许多事情,然后和刘冕一起详加堪察现场。

所有的尸体未尝移动过半分。咸阳县位于两京之间离长安很近,这里的驿馆就在官道旁,交通拥挤往来的人群很绸密。能在这样的地方办下如此惊天大案地,肯定是一群有组织地人、有预谋的行动。

刘冕和狄仁杰从大堂走进来,先看到了几具驿馆驿丞和卒吏地尸首。他们躺卧在大堂的四周,四处摔倒砸乱了一些桌几酒瓮,地上还淌出了许多的酒水,进门就闻到一股酒味。

狄仁杰细心的一一检验死者的伤口,还瓣开他们的眼皮和嘴来看,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是被人用强硬的武力所杀死的。天官,你看这些刀的伤口----几乎全部是一刀致命。可见,凶手不是泛泛之辈。有三个人的头胪被削去了一半,两个人的脖子被生生切断,人头被斩落下来。这也不像是一般的杀手杀人。而更像是……”

刘冕接过话来道:“更像是孔武有力杀人如麻的沙战将士的手法,对吗?”

“对。”狄仁杰皱着眉头轻抚长须,“这一点证据,对天官非常的不利。因为在西京之地,是右卫的势力范围。而仅有你刘天官,才有能力调动军队。”

“很好,做得很绝。”刘冕冷笑的点点头,“再去看看吐蕃人的尸首吧。”

吐蕃人的尸首,则是都挺摆在驿馆的客房里。走过廊道入眼看到的第一间房子,门被踢翻从里向外倒下。两名吐蕃使者卧倒在地流了许多的血。房间里也很杂乱,看似经历过一场激烈的博斗。

狄仁杰耐心的上前查验尸首,不声不响的四处细细堪察了一下现场,眉头深深的皱起。

刘冕也看出了一些端倪:“狄公,这里看来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

“天官所言,正合我意。”狄仁杰深以为然的点头赞道,“刚刚我们看了他们地尸体和伤口。虽然是很明显的刀伤一击致命。但是身上也还有多处小伤。可是有些伤口凝成了血痂,另一些地方却流出了许多的血来淌到了地上。而且那些伤口处,有着重复割动地痕迹。再者。这房间里打斗的痕迹是后来捏造的----天官你看,这门被踹得从里往外倒,这是没道理的。杀手要冲进来杀人,必然是在外面突然发力一脚踢翻门。也许他们在打斗中会在屋里将门踢翻,可那样的话门上肯定还会留下别地痕迹或是血迹。可是这块门却非常的干净。只是被人干净利落地一脚从里面踢飞。这就足以见得,这门是在很从容不迫的情况下。故意从里面踢翻出来放在这里故布迷阵的。再者,房中这些砸倒砸翻的桌几案台,也没有一个是沾了血迹的。这未免太假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