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乌龟出招(第2/3页)

“索取何物?”

“求亲。”狄仁杰说道,“说来荒谬。数月前朝廷举行大典,吐蕃曾派使者来洛阳恭贺。那时他们得知,太平公主已然寡居。于是,就有意为他们的赞普器弩悉弄请婚于太平公主。”

“扯淡!”刘冕也禁不住笑了起来:“莫说是太平公主如今已然再婚。纵然仍然寡居,也轮不到他们。”

“那是自然。”狄仁杰也笑言道:“大将军可能有所不知。太平公主尚未出阁时,吐蕃就点名道姓要求婚于太平公主。当时先帝与太后都舍不得这个爱女,于是让她假意出家,并修建了一所太平道观让她暂住。太平公主一名,由此而来。且料数年之后,吐蕃居然旧事重提。只是这吐蕃的新赞普如今好像还只有十几岁,就如他父亲一般也垂涎于太平公主的美色。想来就未免有点荒诞了。”

刘冕不禁冷笑:“此等无礼请求,断然不必理会。”

狄仁杰道:“昨日,在下将公主已经再婚之后告之吐蕃的使者论寒调傍了。他们自然是大失所望。口口声声说,怪只怪吐蕃地处高原路途遥远艰难。未能即时赶到求亲。此行回去,定然还要受责。”

“癞蛤蟆想吃天饿肉。”刘冕没好气地道,“纵然公主现今未嫁,也轮不到他们。”

“那是自然。”狄仁杰略有深意地微笑,想来他是知晓太平公主与刘冕的私交地。这件事情已是公开地秘密。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狄仁杰有他的风度,断然不会当面将此事点破。

刘冕转念一想又道:“既然使命已是无法完成,那他们还留在这里干嘛?”

“在下听吐蕃使者论寒调傍说,他们仍会去洛阳。”狄仁杰说道,“此来求婚,无非是为了请和修好。如今吐蕃内部出了一点问题,新上位的赞普器弩悉弄,与执掌吐蕃军政大权多年地论钦陵兄弟势同水火。器弩悉弄力主与大唐和睦。论钦陵则是彪悍之人一直主战。两派相争。吐蕃的国力大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吐蕃一直没有侵扰中原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他们好像也意识到了内耗下去对自己没有好处。于是论钦陵才勉强妥协双方达成共识,一致同意来与我大唐修好。”

刘冕摸着下巴略作寻思,轻笑一声道:“这些蛮子就是这样。自己强大的时候,就拼命想着来中原捞一票。抢钱抢粮抢女人;自己不行了,就害怕我们去欺负他,像条狗似的凑上来摇尾乞怜以示修好。反反复复小人行径,令人烦不胜烦。以突厥为首地北狄如此,吐蕃如此。西域诸蛮小国亦是如此。若有那一天。我大唐能强盛如斯,挥策而震宇内横扫天下。才能让他们真正地俯首称臣。”“大将军说得在理。”狄仁杰道,“是战是和,也不尽然是哪个人能够主观决定的。大唐何尝不想一鼓作气扫平天下,如当年太宗皇帝一样称天可汗?可这很难。近年来大唐自己也是风雨飘摇内乱频仍。此时也当休养生息养蓄实力。现今来说,和平乃为上上之策。将军是将帅之才,知兵者不好战地道理定然是懂的。现在,我大唐比突厥、吐蕃更需要休养生息。”

“这我知道。”刘冕微笑道,“狄公放心,在下是个识得大体懂得大局之人,不会难为吐蕃的使者的。真要哪天在战场上兵锋相对了,我再收拾他们也不迟。既然来了,便是客人。中原礼仪之邦,总不能让这些蛮子们看了笑话说我们没风度。”

“呵呵,大将军果然是办大事的人。”狄仁杰坦承地笑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安排一下。明日午时在鸿胪寺设宴招待吐蕃使者一行。有请大将军宝驾屈尊前来作陪。”

“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必当亲至。”刘冕起身干净利落地施了一礼,“狄公事务繁忙,在下就不多作叨扰了。明日再会,告辞!”

“请----”狄仁杰亲自送刘冕出了弘文馆,又回去自行忙碌了。

祝腾凑上来接到刘冕:“将军,这份礼物我提在手上足有两个时辰了,怎么处理啊?”

刘冕瞟了他一眼笑道:“那就送给你好了。”

祝腾异常欢喜,当即就拆开了那个纸包,顿时又一脸沮丧:“砚台----这玩艺我要了有什么用啊!”

刘冕笑道:“拿去磨,泡水喝。肚子里添点墨水不好吗?这可是有名的砚台,很贵的!”

祝腾苦着脸:“算了,我还是回送给将军吧!”

二人出了皇宫,径直回到家里。看来太平公主还没有派人到府上来过。韦团儿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众人坐下来且吃且聊。

刘冕多少有点心不在蔫,心中暗自思忖,以小太妹现在地神通广大,哪里还有不知道我回到长安的道理。几个城门的守将,现在都乖乖的听她的话了。只要我一现身。定然就会向她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