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吐蕃使者(第2/3页)

刘冕又好气又好笑,上前来揪了一把她的脸蛋儿:“小妖精,我走啦!”

“亲一个再走!”太平公主嘟着嘴扬起了脸来。

刘冕在她脸上重重的啵了一下,呵呵笑的走了。太平公主扯过被子来盖住头脸,躲在里面一阵嘿嘿的偷笑,不久后又沉沉的睡去了。

刘冕回到家,祝腾等人正在等她。韦团儿也不来问了,只是眼神略有点幽怨。刘冕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连着两晚不见人让她独守闺房,多少有点过分。于是好生劝慰了她几句,许诺军中一得空闲就回来陪她。韦团儿方才转忧为喜,勤快又耐心地替刘冕准备了一大包点心,送他离了家。

众人回到军营里,右卫营中一切如昨安然无事。刘冕走后,薛讷与马敬臣把这里地事情料理得挺清楚。马敬臣负责内勤,薛讷负责练兵,分工协作配合得很到位。

薛讷虽然从军的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可是打小就得到薛仁贵地耳提面命各种指点,显然对于带兵、训兵之事有着很高的天赋和很强的能力。短短的两天,他就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将右卫大军五万多人马的训练安排得有条不紊走上了正轨。

右卫这样地王牌军,后勤补给也绝对不用操心什么。朝廷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会保证这支大军地吃穿用度与饷银发放。因此,马敬臣的工作反倒是相对轻松,难免又生出了花花心思。刘冕刚一回来他就主动前来请命,说要现在休假。刘冕何尝不知他作何打算,爽快地批了他两天假期去长安城里放松放松。反正众将都要轮换着休假地。

现在民风开放,风流已成时尚。像刘冕、马敬臣这种级别的高官如果不风流,反倒会被人认为是不正常。因此,年纪一大把又没有成婚的马敬臣为了免脱这种指控。总是竭力在众人面前表现得贪好女色,一副风流浪子的姿态。至于刘冕,从来没有任何指控会落到他的头上。因为人所共知他身边有个身裁勾魂的贴身美姬,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是暧昧得紧,再加上与鼎鼎大名的才女上官婉儿的绯闻以及那个若隐若现地慈安群主苏蒙黎歌,众人一致认为刘冕是人不风流枉少年的典范。与此同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得在心里开了骂----

“这畜牲。好女人尽让他睡光了!”

兴许是物以类聚、近墨者黑,刘冕早几年还会对这种***风流之事有点顾忌和脸红。毕竟自己是来自于21世纪的大好青年。这几年在官场上混下来,又有马敬臣这样的损友搭伴,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入境随俗了。

现在他认为,男人嘛,本色一点好。哪个男人不好色?既然是喜欢,就放心的去追求和享受。那等当了憋在心里闷骚或是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事情,没意思。

所以,刘冕觉得自己现在很时尚,并决定一直就这样时尚下去。

军队里的事情已经被梳理得差不多清楚了。一切全然走上了正轨。对于身边新添地两个文官副手姚崇与张柬之。刘冕非常的满意。虽然与他们暂时还没有密切的交流和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两个人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姚崇,年富力强胸怀大才,做事认真负责而且效率极高。废话不多,但总是一言中的。用一个简单的字眼来概括那就是:聪明。是个难得的人才。

张柬之,新科状元,却是六十出头的人了。看他外表,可以认为他是个风烛残年地老朽。可是与他说话、看他做事。绝对会认为他是个冲劲十足朝气蓬勃地年轻人。他沉稳、干练。遇事不慌不忙一丝不苟,绝对是个最好的内务大管家。而且。这位老人家身上还有着一个鲜明的特征:血性重。也许是初入仕途就受到了军旅气象的感染,他的一切言行举止之中都透出一股军人的豪迈与大气,而且有着浓厚的血性气息,说得再简单一点是有点愤青。

姚崇精明,张柬之豪迈,这一老一少的性格仿佛有点反串了,搭档起来却是相得益彰。刘冕心中暗自欢喜,感谢张仁愿与狄仁杰给自己添上了这样两条难得地好臂膀。

军队走上了正轨,刘冕也要开始算计那件思虑了许久地事情了----训练鬼龙兵王!

二百名粗胚兵王,在最后一次的代州一战中损失了三四十余人,如今只剩下了一百六十余人。刘冕暂时没有培员地打算。人不在多,在于精。能在那一仗中存活下来的战士,都是真正的杀场猛虎。再要往他们中间平白无故的塞人进去,非但他们会有些排挤,自己心里也过不了那道坎。

生死地交情。不是那么容易逾越的。也许以后他们当中会有人被淘汰,也会有新人增加进来。不过刘冕对这一百六十余名兄弟充满了感情。当初,正是他们始终陪在自己身边一起冲锋陷阵不离不弃。不管局势如何凶险战斗如此惨烈,他们始终站在自己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