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别逼老子想标题(第2/3页)

一旁的武三思对刘冕拱手呵呵笑道:“原来刘将军是深藏不露,小王真是失敬、失敬了!”

“惭愧、惭愧……”刘冕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或者是把上官婉儿拎到一边,狠狠的掐掐她脸上的细皮嫩肉。

上官婉儿以袖掩面抿嘴暗笑了两声,恢复了职业的微笑对众人道:“诸位,品诗会现在开始了。梁王殿下,今日此间以你为尊,不如就请殿下先行献上近日诗作如何?”

“司薄发话,小王自当从命。”武三思悠悠然的拿出一卷裱好的卷轴递到上官婉儿桌上。上官婉儿徐徐展开卷轴来看。随即吟哦念道:“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梁王殿下的这首七古《仙鹤篇》,诸位以为如何?”

这下热闹了。武三思是什么人?当前权倾朝野地武家王爷。在座地诸多人仕本就是他的党羽小弟,一些新进的文人更是有意巴结讨好极尽阿臾奉诚之能事。一时间,室中响起一片欢呼之声,赞誉四起响而不绝。

武三思得意的呵呵长笑,以手抚须道:“诸位太过赞誉,小王实不敢当。还是请上官司薄品评如何?”

上官婉儿手捧诗卷嫣然一笑,徐徐道:“下官细品殿下全诗。便如饮下一尊佳酿唇齿留香。诚然佳作,然炼字仍有精进的余地。如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此句。欲寻与仍向虽可对仗,却不甚工整。于全诗意境也有些折损。下官秉直而言,请殿下不要责怪。”

“嗯。好。还是上官司薄公正无私,点评得恰到好处。”武三思不怒反喜。点头赞道,“在下学识浅薄,能写出此诗已是竭尽全力。日后定当再图奋进孜孜以求。”

刘冕心头汗颜:想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只有上官婉儿这样的人物,敢于直接挑剔武三思的不是了。这不好玩,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接下来,在座的诸多诗人才子,相继献上了自己的诗作给上官婉儿品评。看到上官婉儿身前地矮几上堆了越来越多的精美卷轴,刘冕却只能将手放在桌下搓来搓去:我手上啥也没有。只有汗!

轮到明了。这小子堂而皇之的闪出来。对在座诸人拱手一拜:“司薄、诸公,在下来得仓促。未曾带来诗作裱品。只好临时吟诵一首,还请诸位不吝赐教,多多责评。”

刘冕有点怒了:这小子就是成心卖弄嘛!

众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还有一些人开始叫好。明曾是殿试榜眼郎,还是小有才名在外地。武三思也呵呵笑道:“明公子出口成章天下闻名,今日就当众献艺一回吧,我等也好一饱耳福。“谢梁王殿下!”明对着武三思郑重拜了一礼。

刘冕算是看出来了。明巴不得给武三思舔鞋。本来他在千牛卫时就成了武懿宗的跟班小弟,对武家的人自然是奉若神明。

上官婉儿也仿佛是成心气一气刘冕,这时笑吟吟地对明道:“明公子是下官特意专程邀请而来的,就请当众吟诵大作,让下官开开眼界吧!”

明自信满满地一笑,还有意无意、面带鄙视和傲慢的瞟了刘冕一眼,开腔开始吟诵了。在座诸位屏气凝神听得认真,明也摇头晃脑大摆造型甚是拉风。同样一首七古诗,却是表达男女之情,果然词藻华丽爱得死去活来。

刘冕越听越恼火:妈妈的小白脸,当众勾引我家婉儿吗?

明诵完诗作,在座多人鼓掌叫起好来。更有一些新进的文人为了讨好这个有点背景官居四品的大员,特意用笔当众写下来递到了上官婉儿的矮几上。

上官婉儿慢条斯礼的拿起诗卷看了几眼,也没有急于发表意见,只作细细端详。众人都注视着她,等着她的评语。

明站于堂中一脸自信和风骚地微笑,看向上官婉儿地眼神也颇为含情脉脉。恼得刘冕想上前抽之。

上官婉儿却一点也不着急,等了半晌只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来:“好诗。”

明地脸轻轻抖了一抖,苦笑道:“司薄可是不屑加以评说?”

“已评,好诗。”上官婉儿冲明风情万种的嫣然一笑,“好诗便是好诗,无须再评。”

刘冕闷头暗笑:吃鳖了吧明大公子?我家婉儿哪会当真看上你这小白脸?你还以为她当真会给你什么好果子吃吗?还杵在那里不退回去,一会就要骂你那玩艺儿是淫诗了。

武三思笑呵呵的出来替明解围了:“上官司薄一向惜字如金。明公子,这诗诚然不错。”

众人也跟着一起打起了哈哈给明台阶下:“好诗、诚然好诗!”

明的脸有点发白,干挤出一丝苦笑来对众人环拜了一礼:“在下献丑了……”然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坐榻上。一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