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小资生活(第2/2页)

片刻后刘冕在用早膳时,那家奴回报说,有人在洛水捞起了一块巨大地石头,上面雕有几个大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如今正用车儿拖着那块大石头,满洛阳城的游行示众呢!

刘冕拿着筷子的手一时停住了,眉头微然一皱心中想道:圣母临人永昌帝业?那意思不就是说,武则天当登上九鼎之位永享帝业吗?前不久武则天刚刚加尊号为圣母神皇,这才过了多久,就捞出了这样的石头……看来,武则天已经着手开始她的造神运动了。在现在这种封建神权时代,这种本来低级简单的法子,却是非常有用。如今的人,尤其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平民百姓,都是信奉神佛敬畏天命的。这一手洛河献碑玩得恰在时机----武则天刚刚摆平了叛乱的李家皇亲。李家声威一时大减她却蒙受天意,此消彼涨,高招啊!

韦团儿在一旁兴致勃勃的道:“将军,此等热闹要不要出去看看哪?”

“你若有兴趣你就去吧,我就不去了。”刘冕笑了一笑表示拒绝。这种低级的政治秀,他没兴趣观瞻。

联想到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事情,刘冕感觉有一件事情已经越来越近----武则天登基。他不清楚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什么时候当上皇帝的,如今的形势跟历史上是否吻合也无法判断。回想起刘仁轨当初跟他说的话,武则天在排除李家的威胁之后要登基,还得办成三件大事。一是名份。这件事情已经在着手办理了,洛河里捞起的石头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二是继承人的问题。薛绍已经被解决了,太平公主改嫁的事情已经进行之中。只不过,这其中恐怕会生出一些枝节,原因就在于太平公主那个家伙,已经被自己打造成一个邪恶的小太妹了,恐怕不会再像历史上的太平公主那样,乖乖听话任由武则天摆布。

这第三件事情,就是整肃军队。程务挺已经上表自请卸甲归田了,看来他还算识相,倒是省去了武则天的一番手脚。相信用不了多久,王方翼也会识趣的缴械投降。因为他与程务挺向来就是同气连枝的。

那么这样一来,大唐在边陲的防备就会变得薄弱,可用的将领出现断层。这两年来突厥人和吐蕃人一直不老实,很有可能在这时候发难。

想到这里,刘冕不禁心中一亮:这是否也就意味着,我的机会来了?

武则天有心培养和提拔自己在军队里的心腹将领,这个是必须的。她要想执掌皇权,手下没有忠心的掌权将领可不行。放眼方天大唐天下,能征惯战的还有几人呢?顶出名的一个,也就是如今的江南道行军大总管黑齿常之了。再者还有魏元忠,但他毕竟是政客是儒帅,是不可能常年经营军事的。如今他身任洛阳令,职责也非比寻常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可取代。

刘冕的心中暗自拿定了一个主意:只要边疆爆发战事,我就去请缨出战!现在在洛阳的小日子虽然过得舒坦,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不居安思危。朝堂之上暗流汹涌杀机四伏,我在这里混生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刘仁轨去世了,我失去了一个大靠山和丰富的政治本钱,跟那些老奸巨滑的政客们玩勾心斗角我也明显不是对手。

那么,回到军队里去打拼一场,凭借军功来飞黄腾达则要容易得太多了,简直就是一条捷径!

想到此处,刘冕露出一个微然的笑意,起身朝后院练武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