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减法从这里开始(第5/11页)

赵简子又回到了他饱经战乱的采邑,放眼望去,满目荒凉,土地还是那片土地,而劳动力却失去许多。赵简子有心打着国君的旗号继续对中行氏,范氏的残余势力进行清剿,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征得智氏、韩氏、魏氏的首肯。韩氏、魏氏没有意见,但是最强大的智氏提出条件。

原因在于赵简子的大管家董安于过于能力突出,因而成了别人嫉恨的对象。晋君身边一个了解董安于能力的大臣告诉智文子:“有董安于在赵氏,赵氏终究会成为智氏最强劲的对手,何不以董安于事先发动祸难为由去责备赵氏。”于是智文子给赵简子写了一封信,言道:“晋国法令,挑起内乱的人是要处死的,范氏、中行氏的叛乱由董安于挑起,现在范氏和中行氏都已经受到惩罚,被迫逃亡在外,只有董安于还逍遥法外,因此冒昧地提醒阁下不要忘记这件事。”

智文子的要挟使赵简子十分为难。董安于看出主人的难处,坦然道:“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强大,我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于是一代贤臣自缢身亡。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在董安于死后,晋阳城的始建者最终被他的主人暴尸于曾经护卫过赵氏的晋阳街市上。智氏看到董安于死去,便同意了赵简子的主张。有了三家的支持,赵简子兴兵向中行氏、范氏盘踞的朝歌扑来,大军一到便将朝歌团团围住。

眼看胜利在望,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赵简子的运气总是不好,每次当他自以为猎物唾手可得时,事情总是会马上变得比他想象的更难。晋国的内部战争已经超出国界发展成一场国际战争。天下的事情总是如此,一国内部不宁,与该国有利益瓜葛的外国势力便会介入。春秋时代晋国长期是中原的霸主,百十年来周围的诸侯饱受晋国的摧残,如今她发生内讧了,周围的诸侯怎么能不幸灾乐祸的看着,屁颠屁颠地扇风点火呢?

齐国人粮食多,借给中行氏、范氏1000车粮食,郑国人熟悉路,派军队负责押运。赵氏的胜利建立在朝歌守军的缺粮之上,因此绝对不允许齐国的粮食进城。赵简子率军队在“铁”(地名)迎战郑国的压粮军。

由于敌众我寡,赵简子为了激励士气,在大军面前发下誓言:“如果能够取得胜利上大夫可得到县,下大夫可得到郡,士可得到十万亩土田(当时县比郡大),庶人工商可做官,奴隶可获得自由。如果战败有罪,就用绞刑把我诛戮,死后用三寸厚的桐木棺,不要再有衬板和外椁,用没有装饰的马装运棺材,不要葬入本族的墓地中。”

如此大的奖赏足见赵简子的取胜欲望多么强烈,也足见赵氏军队数目少的多么可怜。军队的战斗力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此一仗打得凶险异常,好几次赵氏军队濒临溃败的边缘,赵简子本人也身负重伤,但最后他们坚强地挺到了胜利。齐国的粮食成了赵简子的战利品。

困在朝歌城中的中行氏和范氏见救援无望,便乘机向邯郸逃去,赵简子乘胜追击占领邯郸,中行氏和范氏只好继续逃亡,直至逃到了大海的尽头,那里的主人勉强的接纳了他们。从此在晋国舞台上叱诧风云200多年的中行氏和范氏两大家族成为一支不重要的力量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刻,最美丽的鲜花和最闪亮的聚光灯都用来装扮这场战争中最耀眼的明星赵简子先生,赵简子也成为晋国当之无愧的老大。下面有请赵简子先生登台讲几句话。

“我能有今天的胜利,首先得感谢天帝的启示,明个我一定会用最好的牺牲来供奉您老人家;然后感谢晋君在我懊悔的时候原谅我,在我需要的时候支持我;同时也感谢智氏、韩氏、魏氏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谢我最最敬爱的老管家董安于,该死的是我,而你却为我献出了生命,我只希望死后能和他埋葬在一起以叙我们的旧情。”

赵简子的讲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但有一个人除外,此人就是智家的头领智瑶。这个细节没有逃过赵简子的身边人傅傁,傅傁冷冷地对赵简子说:“小心智氏!”

【4、考验】

是啊,傅傁说的不错,中行氏和范氏已经完蛋,但是在晋国一向和赵氏不睦的还有智氏。虽然智氏在与中行氏、范氏的斗争中智氏站在了赵氏一边,但只是由于相对于赵氏而言智氏更讨厌中行氏和范氏罢了。一旦中行氏和范氏破灭,赵氏和智氏的矛盾就会由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可是赵简子已经老了,时光女神不得不将他抛弃,而他的对手却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且多次代表晋国出征并取得胜利。但赵简子并不失望,如果此刻死去,他不会感到担忧,相反他会带着满意的微笑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死亡的来临,因为他的接班人已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考验,完全有理由相信他能够将赵家的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