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第4/12页)

闻知马谡败绩,诸葛亮神色淡定,立即吩咐:“命令士兵们马上出发,拎上漆桶,拿上毛刷,在每家百姓的墙壁上,给吾刷一个大大的‘拆’字!”

拆迁!把天水西县的一千多家老百姓,连同他们家的粮食猫狗,全都搬到汉中。

诸葛亮兼任了强拆总指挥部首长,让后世的史学家和民众痛苦不堪。强拆是坏蛋才爱干的事儿,怎么诸葛亮也强拆呢?……对了,好象诸葛亮也不是什么好人……不不不,不能这么说,这样说会被老百姓骂死的。咦,有了,诸葛亮不是强拆吗?不是把老百姓全都抓走了吗?那这座城,就是空城了吧?干脆咱们瞎编吧,瞎编个空城计,如何?

一曲空城计,传唱到如今。可是看戏的人,谁也未曾想到,这座城之所以是空城,只是因为城中的居民被诸葛亮强拆了。

所以呢,这个做人呀,不在于你干不干坏事,关键是老百姓是不是喜欢你。老百姓如果喜欢你,那你就放心大胆的把坏事干绝,老百姓们会想尽千方百计,替你掩饰。诸葛亮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诸葛亮押着老百姓上路了,走,快点走,后面魏军追杀了上来。魏军带队的,并不是司马懿,而是大将张郃。这一年张郃已经好老好老了,他冲入萁谷,正遇到跟他一样苍老的老赵云,俩白胡子老头彼此瞪眼:“老东西,你可真能活,怎么还不死……”赵云亲自断后,是蜀军中唯一没有任何损伤的部队。

回来后,赵云降职,贬为镇北将军。

接下来是处置马谡,这个马谡可不好处理。单只是一部《三国志》,书中就为马谡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死法。

《三国志·诸葛亮传》和《三国志·王平传》中说,诸葛亮流着眼泪,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刀光声……挥泪把马谡斩了。大多数史家看了诸葛亮传,就立即把这个说法抄了下来。民间戏曲以此为蓝本,将这个说法弄成了定案。但如果他们再认真看一下《三国志》,估计多半史学家会立即疯掉。

《三国志·向朗传》中说,前面的说法是骗你的,马谡在兵败之后,就逃走了,丞相长史向朗知道马谡逃走,没有及时报告,结果被免职。

然后,《三国志·马良传》中,再推出第三种别开生面的死法,这里说,前面那两种说法,都是骗你的,要信你就上当了。马谡被诸葛亮抓起来,关入大牢,最后被狱卒躲猫猫死了。

可以确信,这三种说法都是对的。假如马谡不曾逃走,那么他的朋友向朗免职的理由,就未免太离谱。如果马谡逃走之后又抓回来,肯定是先行入狱,所以,结合以上三种说法,事情的全部经过,应该是这样:

马谡兵败之后,害怕惩罚,就逃之夭夭了。他逃走后,诸葛亮很生气,说:“给我把他逮回来,我要挥泪斩了他。”于是马谡被抓了回来,关入监狱中,但是看守憎恨他打败仗又逃走,就把他虐待死了。诸葛亮担心马谡的家属会抗议司法不公,黑幕重重,就把事揽了过来,声称自己挥泪将马谡斩了。于是这么一个闹心的过程,被《三国志》拆开来叙述,搞到了一团糟。

【6.为什么要保护贪官】

首出祁山失败,诸葛亮将自己降职,以示郁闷。

盟军东吴在一边看着,见诸葛亮虎头蛇尾,连连摇头。就说:“诸葛亮,你到底行不行啊,不行我来吧。”

东吴决定重演赤壁战役之辉煌,并大获成功。

此次事件,十足十是赤壁战役的翻版。先是孙权秘密写信通知番阳太守周鲂。命令他:“组织上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去深山老林,去找当地的原始人,让原始人去忽悠魏国的扬州牧曹休,把他们骗来,搞死他们。”

周鲂接到命令,极是诧异,就回信说:“老板,有没有搞错?这活哪是原始人干得了的?干脆你派官员来找我麻烦吧,就说我贪污,然后我再说你虐待我,以此理由去忽悠曹休。”

孙权大喜,立即派了专案组入番阳,声称要把周鲂双规。周鲂立即与曹休联络。这时候曹休那边的地下特工也应该把情报送到了。于是曹休信之不疑,一边派兵入驻皖城,一边飞报明帝曹睿。

曹睿大喜,急忙派司马懿进军江陵,贾逵进军东关,与曹休共三路人马,浩浩荡荡进军东吴。口口声声,只说保护贪官,还我周鲂,存心给东吴添堵。

骗来了三路大军,总数超过十万人马。孙权喜不自胜,立即亲临前线,要搞死曹军。

何以孙权有此自信呢?因为这个计划,是陆逊策划的。有陆逊在,曹军是输定了,所以孙权一定要到前线,过一把瘾。

发现孙权大摇大摆的来了,当时曹休就傻了,情知肯定是上当了。但考虑到自己拥有十万大军,就决定和孙权死拼一下。不想陆逊站在高处,正仔细的寻找他的弱点,发现曹休心眼不够用,驻营的地方有利于前进,不利于后退。陆逊大喜,就立即组织了三路人马,冲上去追着曹军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