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刃悬天下(第6/9页)

刘巴出山,替刘备搞国有经济,把老百姓家里的银子,硬是换成了没有价值的大钱,这让成都百姓官吏大为震骇。现在大家才相信,刘备这人是真的大度,只要你帮着他捞钱,什么事都好商量。

于是,无数不三不四之辈,浩浩荡荡的找来官衙,求当官。

《华阳国志》记载,刘备有了钱,终于可以给部下发奖金了。奖金榜上前四位,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和张飞,每人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斤,零花铜钱五千万,锦缎一万匹。不知为何,赵云分的没这么多,而且赵云封的官,比所有人都低。这可能是赵云为人太正直,接受不了刘备取西川的忘恩负义,所以遭到了贬斥。

此外,兵下西川,这是诸葛亮的伟大策划,伟大的战略构想。没有他这个策划,刘备等人还得在黑暗中摸索,还不知要摸索多少年。所以诸葛亮除了领取最高的奖金,还升为军师将军,刘备把自己左将军府中的所有军务,都交给了诸葛亮。

只有曹操和孙权,才知道诸葛亮这个策划,是多么的可怕。

此时的刘备军事集团,以西川为柄,以荆州为刃,左指曹操,右指孙权,想捅哪个,就捅哪个。

天下大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刘备占到了绝对性的上风。说曹操孙权,命悬于一线,也不夸张。

曹操和孙权,全都吓傻了。

【7.踏踏实实做贼】

刘备拿下西川,登上了他人生事业的顶峰。

这对汉中张鲁来说,是一个坏到了不能再坏的消息。因为张鲁已经沦为餐桌上最后一块蛋糕了。

曹操感觉很紧张,就来见汉献帝:“陛下,情势有点不妙啊,你看咱们是不是召开一个常委会,讨论一下目前严竣的形势与任务呢?”

汉献帝说:“不用那么费劲。”

曹操:“啥意思?”

献帝:“曹操,咱们把话摊开了吧,你要还承认我是天子,就跪下来,撅起腚,冲我砰砰砰磕头。要是不乐意呢,干脆你坐到龙椅上来好了。”

曹操:“陛下你……真能整。”

曹操退出,从此不再见汉献帝。可是汉献帝为何发这么大脾气呢,嗯?派人去宫里,做个调查吧。

调查结果出来了。早年,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车骑将军董承建立起地下抵抗组织,想搞死曹操,刘备也是这个抵抗组织的成员。可是刘备逃了,这个地下组织被破获,董承被杀。

当时董承的女儿,是宫里在的贵人,还怀了汉献帝的孩子,曹操就入宫说:“陛下啊,那个谁,董贵人,她爹搞地下恐怖组织,她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把她交给我吧。”当时汉献帝向曹操苦苦哀求:“拜托,曹老爹,求你了,董贵人还怀着我的孩子啊。”曹操叹息了一声:“陛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啊……当然,除了我。”

董贵人被杀,把宫里的伏皇后吓坏了。于是伏皇后就偷偷给自己的父亲伏完,写了封密信,央求父亲出手,搞死曹操。

可伏完哪有这本事?收到信后,伏完吓得半死,就把信藏了起来。这封危险的信,伏完一直收藏到现在,终被英勇的刑侦人员破获了。于是曹操把尚书令华歆叫来:“老华啊,祖国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刻,到来了。”

华歆是三国时代的名士。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比如说他小时候,和管宁一起读书,正读着,有当官的路过,华歆飞跑过去看。回来时却见管宁正用刀子,将他们两人的席子一剖两片,说:“小华,我跟你,志不同,道也不同。”

还有一次,华歆和管宁在干农活锄地,砰的一声,锄出一块金子来,管宁看也不看,继续往前锄。华歆则是拿起金子来,看了好半晌,才丢掉。

但真正体现华歆性格的,是有一次他和名士王朗,乘船逃兵难,途中有人要求搭船。华歆不吭声,王朗却招呼那人上来,等上来之后,才发现后面有好多追兵,正狂追搭船之人。王朗后悔了,就想让那人下船。可是华歆却冷笑:“我之所以不让这个人上船,就是考虑这种情况。可既然他上来了,那没得说,只有同舟共济。”

也就是说,华歆这个人的性格,是贼船不上则已,上来就踏实做贼,决不后悔。正因为此,所以曹操让他来干这桩活。

此时听了曹操的话,华歆啪的立正:“首长,请下命令吧。”

曹操:“我命令,你立即带人入宫,抓捕反动集团首脑伏皇后。”

华歆大声:“首长,保证完成任务!”

华歆带了一队甲士,冲入了皇宫:“伏皇后在哪里?快点出来,你的反动阴谋,已经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马上出来,接受人民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