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湖一夜情(第2/8页)

郁闷也没得法子,曹操不唯是年龄恰好补上了这段空缺,最要命的是,曹操的智力过人。他应该是精心研究过人生成功的秘诀,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人生成功,实际上与你的努力并无直接关系,只与你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比如说大将军何进,在家乡就只能杀猪,可到了朝廷,就煞介其事的治理起国家来。再比如说董卓,在边关他最多只是个苦逼的侠客,累死累活流血卖命,也未必能混出名堂。可此人甫入京师,就无人可制,顿时成为了国家重要领导人。

同样的智慧,就看你在哪里摆弄。在杀猪房里摆弄,你最多不过是个杀猪仔;在边关摆弄,最多不过是个任性的侠客;可如果拿到朝廷中来,那你就是人民爱戴的国家领导了。

曹操的这个智慧结晶,史上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来简单,但当时的人们少有这个认识,曹操的智慧快人一步,这就决定了他成功的必然。

此外,曹操能够迅速获得成功,与他父亲替他打下的家底有关。

曹操的父亲曹嵩,勇敢的趴在太监曹腾的脚下叫亲爹,这使曹操从一名不明真相的群众,迅速的成为了太监党的红人,甚至能够与袁绍平起平坐。如果是没有这个家底,象刘备那样从零到无,这个奋斗可就艰辛了。

说起人生奋斗这事,最难最难的莫过于第一桶金,莫过于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刘备惨就惨在没人替他解决这个问题,而曹操一生下来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所以单纯比较曹操和刘备,那么刘备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没得法子。

年龄优势、智力优势,再加上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于曹操而言,他的人生使命,就是如何迅速的完成那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跃。

【3.关羽抢劫孙坚】

如前所述,和刘备刘玄德比,曹操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与老一辈们相比,曹操却仍然不过是个小玩弄。至少,直到天下英雄大讨董的时候,曹操因为所带兵马数量太少,最多不过是个游击队长。

而在当时,和曹操一块玩大的袁绍,却已经是天下盟主了。

袁绍出任讨董大盟主,那是因为董卓入京而后,只有袁绍不畏惧董卓的势力,敢于当面抗争,虽然没争出什么名堂来,但众士诺诺,唯他一个人愕愕,名头还是打出来了。当然代价也是极惨,袁氏世代公卿,就因为他袁绍开罪董卓,被暴脾气的老董,毫不客气的杀了个精光。

而后袁绍、曹操各自逃亡,袁氏门下势大,逃出京城就安全了。曹操就有点悲摧,一逃出京,就被县级捕快逮住了,只不过当地的县令知道天下大变,认为象曹操这样的流窜犯,与其押赴京城斩首,莫不如让他闹腾闹腾,说不定会闹腾出个什么局面来。

于是曹操逃回家乡,卖房子卖地,能卖的全都卖掉,然后竖旗招兵,招到了五千人马。

接到大盟主袁绍讨董卓的飞羽令,曹操立即急如星火的赶到,想闹轧猛搅混水捞一票。但不幸的是,在讨董卓这场历史大汇演中,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没有捞到什么,空忙一场。

是怎么个空忙法呢?当时情形是这样,大盟主袁绍率盟军出关,董卓则是派了手都督华雄,前来迎战。袁绍曰:“哪个敢去战?”就见他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袁绍大喜,曰:“你取华雄首级,直如探囊取物耳……”言讫,早有快马飞报:“报,俞涉将军与华雄战不三合,被那华雄喀嚓一刀,砍下了脑袋!”

“这么快就被砍了?”众人大骇。这时候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武艺高强,取那华雄之首级,直如探囊取物耳。”遂命大将潘凤出战,只见潘凤威风凛凛,手持一柄劈山巨斧,径出迎战华雄。不时间快马奔来奏报:“报,潘凤将军与华雄战不多时,被华雄喀嚓,也给脑袋切下去了。”

“什么?潘凤的脑壳也被切掉了?”当时袁绍就有些傻眼,环顾左右,嘟囔道:“早知道这个华雄,这么能打,我就不应该当这个狗屁盟主……”正嘟囔之际,阶下一人越众而出,大呼曰:“某家愿往,斩华雄之头,献于帐下。”

众人定睛看那人,纷纷摇头道:“要不要这样开玩笑啊?这可是两军搏杀的战场啊,说这种大话,会把人家牙齿笑脱掉的。”

那人急了,道:“如不胜,请斩某头。”

大家道:“有没有搞错?你如果不胜,脑壳铁定已经被华雄切掉了,哪还轮得到我们斩啊?这真是脱裤子放屁,净说风凉话。”

众人嘀咕之中,曹操端了杯热酒过来,说:“请饮了这杯酒上马。”对方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过是去趟洗手间的功夫……”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但见他手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