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穆宗父与子:太监也有春天(第6/9页)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方案在执行中出现了大纰漏,埋伏在现场的士兵藏的地方明显不对头。当仇士良走过时,一阵风起,掀起帷幕,露出藏在里边的士兵,仇士良当时毫不犹豫,掉头就走。安排关衙门的大臣原本对太监忌惮三分,被仇士良一瞪眼,吓得乖乖把门打开了。于是仇士良狂奔到含元殿,见到文宗——你看这缺心眼的傻皇帝,你早就该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怎么可以又让太监们逮到——不由分说,太监们抬起来文宗就往后宫逃。这时候左右各有两支人马杀入宫来,都是从左金吾衙门追来的,左边有三百人,右边是二百人,各自上前狂杀太监。后宫大门也已经紧闭,被仇士良砸开,众太监抬着文宗逃出。当此之时,就见李训一个箭步冲上来,死死地揪住文宗,想再把文宗抢回来,被太监们飞起一轮旋风腿,直踢得李训满脸开花,被迫放手。

文宗被太监们抢入到了宫中。

这一轮交锋,文宗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但事情还没完,愤怒的太监们展开了激烈的报复,神策军士兵出动,到处追杀对太监不友好的反动分子。李训逃到昆明池,被杀,郑注被身边的同事杀掉,脑袋送给太监,朝中被杀大臣六百余人,等于是一次大清洗。

这次失败彻底击溃了文宗的信心,丧失了与太监集团斗智的勇气。而太监集团,也决不会再给他第二次机会。

有一天,文宗在宫中散步,见伎师正在训练一群伎童爬竿,在让伎童爬竿之前,伎师先行表演。只见他敏捷如猴,嗖嗖嗖就爬到了竿顶。文宗看得开心,就问伎师:这些孩子,你是怎么找来的?伎师回答:陛下,这都是我亲生的儿子,所以我才要刻苦地训练他们,有了本事,他们活在世上,才不会让人欺负啊……陛下,陛下,你咋了,你哭啥呀……

文宗掩面疾走,号啕大哭,说:枉我贵为天子,却连自己的儿子性命都无法保全,你说我他妈的还活个什么劲啊……

然后文宗就死了,卒年三十三岁。

此后,是他的五弟李炎走入历史,再现大唐皇室的悲剧。

7.小女人主宰历史

却说大唐帝国第十五任皇帝,文宗李昂,从登基以来就受到太监集团的挟制,这种心灵不得自由的郁闷严重抑制了他的男性性功能,导致了他后宫生活缺乏快感,只生下两个儿子。

老大叫李永,这孩子打小就有毛病,只要看到让人堕落的玩具游戏,就会兴奋得无以复加,只要看到书本文字,就会患上严重的偏头疼。所以这孩子虽然被立为太子,但除了斗鸡走狗,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幸好这个孩子自己识趣,早早死掉了,让文宗长舒了一口气。

老二叫李宗俭,名字起得蛮好,但就算是再伟大的史学家,都弄不清楚这孩子是啥时候死的,咋个死法。总之是早已江湖除名,不堪提起。

文宗临死之前,钦定了二哥敬宗的第五个儿子陈王李成美,让他做了太子。当文宗告别人世之时,召大太监仇士良、鱼弘志和宰相杨复嗣、李钰至禁中,吩咐他们立即拥太子监国。

于是大太监仇士良、鱼弘志就去后宫找太子李成美。正走着,前面来了一个女孩子,冲他们俩打了声招呼:嗨,仇哥鱼哥,你俩忙啥呢?

书中暗表,这个女孩子,姓王,十三岁时被人贩子卖入了皇宫,给当时的皇帝穆宗玩。三年后,王氏已经十六岁了,穆宗看她聪明机警,善体人意,就把她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颖王李炎。当时李炎已经十八岁了,仍显稚嫩,而王氏却聪慧过人,所以李炎对她向来是言听计从。

王氏在宫中人缘极好,和太监们也非常熟稔,所以见了仇士良和鱼士弘,就和他们俩亲切打招呼。

但是仇士良和鱼弘志有要事在身,敷衍了一句:没忙啥……就要匆匆走开。不想王氏上前揪住他们:喂,敢不听话,给我站住,我问你们两个,你们没忙啥,那到底忙啥呢?

你看你可真麻烦……仇士良皱眉道:这不是天子死翘翘了吗,我们俩得抓紧去叫陈王李成美来登基,这事太重大,你不要添乱,快放我们走,等以后有时间咱们再闲聊……

哎……王氏把他们两个抓得更紧了:你们说话我咋就听不明白呢?天子驾崩,咋个让陈王李成美接班呢?这好像不挨边吧?

仇士良道:小王,此乃军国大事,你个丫头片子别瞎搅和,有先帝遗诏……

王氏跳过来,拦在仇士良面前,双手掐腰:老仇,你跟我扯这个?先帝遗诏?有没有搞错?当初先帝制造甘露事件,是想对付谁来着?左金吾衙没杀掉你,你现在装什么忠臣?实话告诉你,正是因为有遗诏,我才要说这句话。你们两个缺心眼的东西仔细想一想,那陈王李成美,人家是先帝指定的继承人,就是做了皇帝,有你们两个屁事啊?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对付你们俩?莫不如让我们李炎来,先别说我老公本来就英明神武,命中注定就该做天子,你们俩帮了他这点小忙,你说我们不感激你们俩?感激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