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代宗与德宗:远离爱的觞情岁月(第7/8页)

李希烈、朱滔及王武俊听得动情,连声说: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我们仨爷叔加起来,竟然不如你个小兔崽子脑子清醒。你说得对呀,今天打掉了你们,明儿个就轮到我们这些爷叔们了,不行,我们不能上皇帝的这个当。

于是朱滔就给自己的大哥凤翔节度使朱泚写密信,商量大家行动起来,推翻大唐罪恶的统治。不料想,送信的特使走到半路上,被唐兵截获,德宗闻报大惊,急忙将朱泚叫到长安,软禁了起来。

而此时在朔方,叛镇节度使们再次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一致通过了每人晋升一级,统统升王的决议。于是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还有个李纳称齐王。大家都称王了,而势力最大的李希烈还没个王号,这可不妥当,于是大家再次开会,会议一致通过了让李希烈称帝的决议。

公元783年,李希烈在诸叛镇的苦苦哀求之下,称天下都元帅,率了手下兄弟去砍襄阳的哥舒曜。哥舒曜力不能支,就向朝廷发急电:皇帝,看在朝廷的分上,拉兄弟一把……于是德宗就征调泾原各道兵马救援襄阳。于是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了五千兵赶到长安,德宗吩咐京兆尹王翔犒军,可是王翔只弄到些粗饭素菜,结果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士兵们强烈要求赶近不赶远,就近攻打长安城算球了。姚令言苦劝无效,只听轰地一声,众家兄弟各自持了刀枪,不由分说杀入长安城。当此之时,德宗皇帝急率了王氏并诸皇子们,慌忙跑路。

德宗逃了,原本被软禁在长安里的军方人物朱泚出面,稳定了长安城中的局势。然后老朱宣布登基,自任大秦帝国皇帝,并写信给德宗伪政权,警告德宗认清形势,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及早悬崖勒马,未为晚也,诸如此类。让老朱这么一恶搞,德宗只好带着妻子王氏到处流浪,演义了一幕流亡政府的悲惨骊歌。

7.世上最闹心的皇后

藩镇们一直闹了整整七个年头,有的老死,有的被人宰杀,稍微有点名头的都已经除名江湖,留下来的,仍然是大唐帝国那残败的光景。于是德宗流亡政权返回到长安城,而这一年,王氏都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且身染重病。

从十六岁嫁过来,熬到四十二岁,才终于熬到乱局平定,王氏这一生,是真的不容易啊。

眼看王氏已经奄奄一息了,德宗就问:爱妃啊,人家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都站着一个女人。现在我总算成功回家了,而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就是爱妃你啊,你看你病得这么厉害,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你告诉我,我一定替你完成。

你问我的心愿啊。王氏吃力答道:你猜猜看。

我猜……德宗很是懊恼:那我哪能猜得到啊。

你猜不到就算了吧。王氏闭上了眼睛。

我猜不到你可以告诉我吗……德宗还待恳求,可是王氏已经闭上眼睛,不理他了。

德宗很是郁闷,就出门来,恰好遇到兵部侍郎李纾正闲着没事到处乱逛。于是德宗走过去跟他聊天:老李,吃了没,你听说过有首歌吗?叫女孩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你说这事也真奇怪了,女人有什么事,为什么不肯明说出来呢?

谁有事不肯说出来?李纾晕头晕脑地问。

德宗答:我的爱妃王氏啊,你看她跟我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这回好不容易回家来了,她却重病不起。我问她有什么心事未了,她自己不肯说,居然让我猜,你说我哪猜得到啊。

李纾想了想:人家让你猜,是因为答案明摆在这里,你想皇妃一生最大的心愿能有什么?无非是当皇后吧,现在你空着皇后之位不给她,你说她心里能没怨气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德宗恍然大悟:你看我这笨脑子……那什么,老李,你马上草拟册书,让王氏当皇后,免得让别人骂我不爷们儿。

李纾道:陛下,你弄岔了吧?我是兵部侍郎,草拟个行军打仗的公文还成,这册立皇后的事儿,应该由礼部负责吧?

德宗道:你别唧唧歪歪了,王氏现在病得厉害,赶紧把册书弄出来,说不定她一高兴啊,病情就会好的。你让我再去找礼部,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那……好吧,李纾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回去之后,李纾先自己弄了个册书,提笔写道:今册封王氏为大行皇后,钦此,谢恩。拿到远处看看,好像应该差不多吧?估计没啥问题,就把册书给德宗送来了。

德宗接过册书,打开一看,又赶紧合上了,问:老李啊,我问你件事。

李纾道:陛下,咱俩谁跟谁呀,有事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