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祖李渊:以德服人的模范典型(第8/10页)
李渊沉吟道:……这倒是个可行的法子,可是……
正在密议之时,门外突然响起几声敲门声,李渊吓了一跳,拿眼睛示意大儿子李建成,让他过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李建成去了,和门外的来人嘀咕了一会儿,回来禀报道:没啥大事……就是皇上有新的圣旨来了,赦免父亲无罪,不必去长安了……
这个消息好!李渊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顿感全身乏力,气若游丝。
10.出师不利
大业十三年,李渊登台拜将:以大郎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以二郎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以四郎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守晋阳宫,文武之事并后勤全部交给他——只有老三李元霸最倒霉,李渊起兵之日,李元霸正在外地,结果被地方官捉到,一刀砍了。
派人去给瓦岗寨的李密送信,约定同期并举,共取天下。
然后李渊在并将的拥簇下,来到将军门前,手执白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唐国公李渊,才能平庸,七世受到皇宠,所以呢,今次要挥师东入长安,以清君侧,保护皇上……总之,我李渊这人没别的特点,就是对皇上赤胆忠心,谁若不信,吾必杀之……讲话完了,三军唱着慷慨激昂的歌曲,浩浩荡荡出发了。行至灵石县贾胡堡,天上下起了暴雨,三军只好先停下来,安营扎寨,等到暴雨止息,众人探头向外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只见军队的左方,是一片森严的旗帜,足有几万人,皆白衣白甲,杀气腾腾。而军队的右侧,也是一片激昂的鼓声,营盘罗列,也不少于几万人,皆红衣红甲,壁垒分明。此二军者,不知从何处来,竟尔将李渊的前进之路扼住。
看到这情形,李渊当时就吓坏了,急忙派出侦察兵出去打探消息。不多时,探子报来:左侧白衣白甲者,乃大隋虎牙郎将宋老生,率三万兵马;右侧红衣红甲者,乃大隋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率三万兵马。此二人听说李渊举旗造反,就联手赶来镇压。
听说来的是这两个人,李渊放声大笑:我道是谁,原来是宋老生和屈突通,唉,这两个家伙啊,那是出了名的笨蛋,今天遇到了我李渊,他们是死定了。
等笑声传出,确信三军将士都听到了之后,李渊这才压低声音,悄声问:大郎二郎,你们两个……如何破敌,有没有个准主意?
李建成和李世民双双摇头:没有主意……不知父亲你有何妙计?
李渊的眼泪落下来了:你们俩废物,你爹我要是有主意,还用得着问你们两个?那宋老生和屈突通,都是出了名的煞星,打起仗来凶悍无比,神出鬼没,今天遇到他们两个,咱们李家算是完了。
正说话之间,就听营外有信使来到,原来是去瓦岗寨给李密送信的人回来了。李渊急忙接过信,打开一看,又很快合上了。
这封信,绝非是李渊愿意见到的。在信中,李密以天下之主的口气,从战略的高度上,对李渊进行了谆谆教导。信中要求李渊明大体,知大义,识大节,趁早卷甲以降,为瓦岗寨前驱,等日后取得天下,不失为保身之计。否则的话,瓦岗大兵所至,只恐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看了这封信,李渊长身而起,大吼道:来人,与吾写封书信,给瓦岗寨李密,就说咱们……投降了。
这么快就投降了……李渊这厮,也未免太没出息了吧?
11.白日妖魅
为宋老生、屈突通阻路,李渊被迫屈意求和于瓦岗寨李密。这出师不利的情形,让李渊心里说不出来的憋屈,郁闷之下,李渊带了亲兵,骑着马出来瞎溜达。
走上山坡的时候,就见前面来了一个形貌古怪的老人,白袍子,白帽子,白靴子,白眉毛,白胡子……迎向李渊的马头,老人拜倒在地。
李渊这个人,对百姓向来和善,性情又稳重,见白袍老人拜倒,就急忙道:老人家起来吧,如此高寿,不知老人家是哪里人氏啊?
那白老头笑道:不好意思,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不是人……
李渊乐了:噢,你老原来不是人……那是什么动物呢?
白老头正色道:我就是这座山上的山神。
李渊失笑:忽悠,你接着忽悠,信了你才怪。
白老头:你看你……我真的是山神,骗你不是人。
李渊道:那这事可就奇怪了,你既然是山神,为何不在庙里边呆着,青天白日跑出来,捣什么乱?
白老头凑近一些,说道:是这么一回事,我的庙久无香火,已经废弃了,我好伤心。所以呢,我想帮你一点忙,指点你一条绕到宋老生屈突通背后的小路。条件是,你得花点银子帮我把寺庙修一修,好多年没有香火啊,实在是太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