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第7/16页)

会议之后,立即执行,北京城中,顿时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时刻。

妇女请愿团最先走上街头,挥拳高呼:妇女要参政,宪政最管用!君宪得人心,不要大总统!

粗壮的人力车夫拉着他们的黄包车,浩浩荡荡地集会于参政院门前,振臂高呼:共和共和,拉不到活!君宪君宪,都有钱赚!

下一支请愿队伍,是由丐帮弟子组成,人手一只讨饭粗瓷碗,七长八短地喊道:老爷行行好,共和完蛋了。老爷赏点钱,君宪都喜欢!

接下来是由妓女们组成的请愿团,她们的口号是:共和最不好,客人来得少。君宪得人心,客人挤满门。

闻听这四支奇形怪状的队伍斜刺里杀出,梁士诒如何肯信,他冲上街头,迎面正见妓女请愿团向他大抛媚眼:共和净扯淡,上床没法干。君宪我喜欢,从早干到晚……这位客人别脸红啊,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和地址,你可一定要来哦,别让小妹久等,共和共和,回家怕老婆,君宪君宪,小妹最情愿……见此妖异情形,梁士诒大叫一声,向后便倒:杨度,你够狠。就这样一下子,又把个梁士诒打回到了四凶的行列中去。

书中暗表,“旷世逸才”杨度能够想出这个招来,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这些招数,还是梁启超带给他的灵感。而梁启超启迪他产生如此灵感的过程,恰恰是帝制最终失败的症因。

继续说第五凶张镇芳。说起这位张镇芳,他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凶,非但不凶,还跟花边新闻关系匪浅。中国近代有四公子之说,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是一个,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又是一个。而张伯驹曾有诗曰:

断袖分桃事果真,后庭花唱隔江春。

撒娇慎勿高声语,隔壁须防五大人。

这首诗里说的五大人,就是张伯驹自己的父亲、洪宪七凶中排名第五的张镇芳。皆因张镇芳与袁世凯家有姻亲关系,张伯驹的姑母嫁给了袁世凯的哥哥袁世昌,所以袁氏诸子,都要恭敬地叫张镇芳一声五舅。

那么这首奇怪的诗,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此诗道出了民国时期最大的隐秘。说的是太子袁克定,这孩子不嫖不赌,不近女色,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为什么他的品德如此之高尚呢?

原来,袁克定之所以品德高尚,不近女色,是因为他压根儿就不喜欢女生。他最喜欢的是雪白娇嫩的男子。他的左右侍僮,皆韶龄姣好。有一次他的小僮儿对他撒娇嫩语,恰巧被张镇芳隔墙听到。得知袁克定不喜女色,单爱男宠,张镇芳急忙把这事儿告诉了儿子张伯驹,张伯驹激动不已,急忙写下这首诗,传告天下人民。

基本上来说,张镇芳在洪宪时代,所做的就这么点儿事儿,上不了台面。但他仍然成为了七凶之五,只是因为他也为袁世凯的登基跑前跑后,忙个不停,这一忙,可不得了,就进七凶了。

【08.老管家的人生成就】

现在来说六凶雷震春。

这雷震春原也是北洋的老人,而且他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溯源,比之于北洋要更早。早在袁世凯投笔从戎,奔赴朝鲜大战日本兵的时候,雷震春就是当时朝鲜的清军教习,他是眼睁睁地看着袁世凯如何以一己之力,将日本人阻隔于黄海之外,长达十二年之久的。这么算起来,他的年龄应该与袁世凯接近,可是很奇怪,他和袁世凯联姻,却是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袁克定的女儿,如此说起来,这雷震春当属晚婚晚育的模范。

雷震春应该是最了解袁世凯能力的,所以袁世凯小站练兵,刚刚亮出旗号时,雷震春就如飞赶至,从此在袁世凯旗下吃饭。但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军事才干,大概仅限于走步操练的教习水平,证据就是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人迅速崛起于北洋,雷震春却始终是沉默着,不见丝毫起色。

直到1914年,原京师执法处陆建章被调任陕西督办军务,雷震春才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春天,弄到了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的位子。主要工作是修理不法军政人员,维护京师治安。但他时运确实不好,刚刚弄到这个位置,袁克定就想继父亲之后当皇帝,这事儿雷震春得支持,一旦袁克定当了皇帝,他就是皇亲国戚了,不可能不支持。

这一支持,就把他支持成了七凶之六,十三太保之十二。论关系他比谁都近,论排名他比谁都靠后,混到这份儿上,完全可以让段芝贵之流欣慰。

七凶之末尾,就是袁世凯的大管家袁乃宽。这袁乃宽不过一介管家,竟混得与北洋名将段芝贵、雷震春等齐名,这个七凶于别人而言是坏事,对他来说,却分明是人生一桩大成就。

虽说是人生成就,但这个成就却是儿子袁不同替他带来的。袁乃宽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